美丽灵动的刘院村。(记者匡文杰 摄)
东有龙王山,西有寨基城,9月7日,正值白露,秋高气爽,站在群山环抱中的大悟县吕王镇刘院村村前文化广场向四周眺望,目之所及山峦起伏,满目苍翠。
眼前的刘院村村委会所在地刘家院子青石铺就的村道、白墙黛瓦马头墙民居、白色影壁上疏朗有致的国画书法,以及如露珠般滴落在村间的6口塘堰,恰到好处地展示着传统古朴而又美丽灵动的山村风貌。
刘院村的美丽并非一蹴而就,是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建设、刘院人几十年坚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的美丽变奏。
保留乡风乡貌,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
8日清晨,晨曦初露,刘家院子后门塘边82岁的黄万梅婆婆正在洗衣。
“家里接了自来水,可这塘修整后水干净得很,我们习惯在这里洗衣服。”婆婆边和记者聊天边用棒槌捶打着衣服。池塘安了围栏,修了水泥台阶,非常方便。
“刘家院子的6口塘全部像这样进行了整修。6口塘一共50亩水面主要用于灌溉,由于水质好村民也用来洗菜、洗衣。”村支书刘长训介绍:“湾里全部铺设了雨水、污水地下管网,修建了130个平方的地下污水处理池,保证了塘水的清洁。”
“3年前,刘院村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泥巴路、土坯房,村容村貌落后,连村民的面貌看起来都老气横秋。”刘长训回忆道。
刘院村有343户1388人,贫困户75户207人,五保户16人,村民年人均收入4500元。村里长年在外打工的有900多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打工。村里很少能见到年轻人的身影,几乎成了半个空壳村。
“现在通水通电通路、安路灯、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化广场,村民‘促进会’制订了村规民约,村里请了4个专职的保洁员负责村里的卫生。”61岁的老党员黄世书感慨地说:“村里环境变了,村民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变化,玩牌、打麻将的少了,跳舞健身的多了。每个月村里请戏班子来唱戏,村民也会跟着哼几句小曲。”
吕王镇党委书记戴金成介绍,2014年大悟县委县政府在刘院村开现场会,14个单位整合资金,高起点规划,请专业团队设计,几易其稿,不断完善,对刘家院子精准施策开展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按照设计规划不搞大拆大建,在保留原有乡风乡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整修和新建。
青砖、黑瓦、兽头墙、吞口门,建设中对村里6家20多间有100年至250年历史、代表当地建筑风格的民居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对拆除的56家150多间老旧危房进行了新建,对村民房屋统一建筑风格。
从项目规划到完成建设,前后10个月的时间,投资1700多万元,刘院村的面貌发生了蝶变。
封山护林造林,代代传承为子孙后代留绿
刘院村现有山场绿化面积4500亩,村庄绿化面积150多亩。当地树木以松树、乌桕、栗树、枫树为主,春夏山岚叠翠,秋天林间飞霞,煞是好看。
刘长训告诉记者,绿化造林是刘院村的传统。刘长训是2015年10月接手干村支书的,村里从老支书黄建生起就搞封山造林,22年,护林造林从没间断过。
1996年,全面推行林地确权,将林地的所有权划归给村民,山里人有砍树烧柴的习惯,有些地方由于管理不善,大片的林地被砍伐,山林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为了保护好林地山场,刘院村没有大面积地搞开发,只是从原有的5000多亩林地中划出近600亩发展油茶、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也没有像其它村一样把林权证按户发放给村民,而是按照植被情况把林地按10户一片进行了划分,林权证由10户共有,并且在和全村8个组选出的代表充分沟通、取得村民同意的前提下,林权证全部由村集体保管。
2002年开始,在老支书黄建生的带领下,村里的挂坡地全部退耕还林。
2005年开始,封山育林,只栽不伐,由村里提供树苗给村民栽种,每年植树不低于10000株。
为了保护树木,村里出钱请了1个专职护林员、3个生态护林员看林护林,禁止乱砍滥伐,防止森林火灾。
2005年以前,全村荒坡面积500亩,绿化率不到90%,到现在全村荒坡面积不到30亩,绿化率达到95%。
白露过后,板栗也快上市了,在刘院村村道上71岁的曾胜香老人捧着刚打下的板栗一个劲地往记者口袋里装。她家种了50多亩板栗树,年产板栗1万多斤,每年板栗收入3万元。
在刘院村,板栗、乌桕、野山菌等绿色收入成了村民收入的有效补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刘院人保护下来的自然生态、积攒下的这满目的绿色是留给自己、也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
利用资源优势 ,寻求美丽乡村致富发展之路
刘院村不仅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资源,也有着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武大高速和108省道黄土线从此经过,北通河南信阳,南通武汉黄陂。
从芳畈镇的白果树湾新五师旧址,到四姑镇的何耀榜革命洞,再到吕王镇的刘华清故里、宣化镇中原突围纪念馆,刘院村在大悟县红色旅游路线中的地位不可或缺。
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利用好这些资源和优势为老百姓探索一条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美丽乡村内外兼修,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了当地政府必做的功课。
“现在看的有了,吃的、住的、玩的、购的几乎是空白,只有游客留得住,村民才可能致富。”戴金成说,要实现把刘院打造成旅游示范村的构想还要开动脑筋、下大力气。
吃,现在村里有两家农家乐,计划发展到5家。购,目前有2家电商超市,计划增加3家,依托超市向游客出售当地农户产的花生、板栗、土鸡蛋、绿茶、干货,山上采的地皮、野山菌,增加农民收入。住,现在镇上有两家宾馆条件还不错,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农家乐增加住宿业务,解决住的问题。
现在最难的就是玩。刘院还难找出有特色的好项目,游客看完了,没有玩的就留不下来,那旅游经济收入就会大打折扣。
如何解决?刘长训说,村里想通过集思广益找到好点子、好建议、好项目。
夜色中,站在刘院村后山坡上抬头望天,天空中繁星点点,北斗七星分外清晰,仿佛伸手可及。
愿刘院村就像这闪烁星星一样,越来越美丽耀眼。(记者常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