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户施策 人勤春早

9月8日清晨6时,太阳刚刚露出脸,大悟县吕王镇刘院村的吴友娥已经忙碌了一个小时:清除猪圈内的猪粪便,将猪圈里里外外冲洗干净,“再过两个月,我就可以卖猪仔了!”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她脸上却写满希望。

61岁的吴友娥是刘院村的精准扶贫对象。她的丈夫因病致残,腿和左手都落下残疾,干不了重活,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全家几亩农田,里里外外全靠吴友娥一个人打理,生活过得累不说,还很清贫。

刘院村因户施策,建议吴友娥从事养殖业来改变生活,勤劳的吴友娥立马答应了。

去年,吴友娥得到了1400元的扶贫启动资金,村里为她在家门口建了一个猪圈,吴友娥买回了母猪和两头牛,精心喂养,今年3月,母猪下了10头猪仔,当初的两头牛如今已变成了三头。另外,她今年还喂养了30只鸡。虽然照顾这些“宝贝”让她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但她却很高兴。

早上7时,吴友娥的丈夫刘继成开着电动车,前往吕王镇购买猪饲料。虽是残疾人,但挂念老伴太辛苦,刘继成总是在家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放牛、扫地,还学会了骑车,给老伴跑运输。

“今年下半年,牛就可以出栏了。”憧憬着美好未来,吴友娥脸上有了笑容。她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两头一岁多的牛可为她带来2万元的收入,10头仔猪可以留3头喂养明年出栏,另外7头仔猪卖出去,根据市场行情可进账7000元。再加上到年底,30只鸡也可以卖掉。这样加起来,总共有近3万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吴友娥还可获得一笔补贴。刘院村村支书刘长训介绍,按照政策,一头牛可获补贴1500元,一头出栏的肉猪可获300元补贴,养鸡达20只以上可获得每只鸡15元的补贴,而这些资金补贴对于吴友娥来说,无疑是她脱贫路上的另一缕阳光。

“以前,总一味抱怨自己命苦。现在国家有这么好的政策,我感觉生活有奔头了。只要肯干能吃苦,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吴友娥乐观地说道。

(作者:韩和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