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珍这段时间好像总是精神不振,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找了好多次也没有效果.”,好几个科任老师向我反映。一天下午,我约上何绍玉校长,走进了大塘村11组汪慧珍家中。
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了汪慧珍家,大门紧锁,经过了解,汪慧珍奶奶旧病又复发,住进了大县人民医院。爷爷刚从外地打工回来,正在菜地整地。我们拨通了他爷爷的电话,老人急匆匆地从地里回来,把我们迎进了家中。经过与老人交谈,我们得知汪慧珍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一直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奶奶体弱多病,她放学后还要经常照顾奶奶。近一段时间,奶奶又旧病复发,家里洗衣做饭全落在汪慧珍身上。每天下了晚自习回家,她总是先照顾奶奶休息好后再忙着做作业,常常到十一,二点才能休息。听了爷爷的介绍。我们心里非常不安。这个外表文静,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儿,内心是多么强大啊。她一方面要照顾奶奶,另一方面还要忍受老师的批评。作为老师,我们对她的关心太少了。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学生性格内向,不爱交往,指责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贪图享受,作业不认真,可我们设心处地的为他们想了没有?作为留守儿童,他们也渴望父母的陪伴,渴望亲情,谁不想偎依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呢?可他们却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
回来的路上,我思索了一路。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为这些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我立即与汪慧珍的父母联系,希望他们能抽时间多多关心她,至少每周要给她打一个电话,询问一下她的学习与生活。我又与科任老师联系,请他们多加辅导,课堂上多加关注。我还指派班上同学多关心她。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汪慧珍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一次又一次的家访,让我深入到了学生家庭,掌握了许多在学校不可能获得的情况。当前,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群的增多,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站在“为国育人”的高度,深入学生心理,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都是天使。(特约通讯员 大悟县芳畈镇中心初级中学 武胜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