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肃低保、五保供养政策,确保对象认定准确,根据省社会救助办工作安排,云梦县从今年2月开始,集中2个月的时间,运用湖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全县在册的低保、五保进行全面“拍片体检”,共核对低保、五保2万多人,核对出疑似信息1262条。经调查核实,已取消城市低保82 户158人,农村低保332户512人,农村五保17人。
一、吹“集结号”统一思想,全面部署,开好“三个会”
开展低保、五保年度集中核对工作是针对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过程中存在的对象认定不准、动态管理不及时、入户调查不到位等问题作出的一项重大工作部署。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为圆满完成任务,我们借助湖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提前行动,统一思想,全面部署。
一是召开联席会,打好信息共享“组合拳”。为了保证低保、五保对象家庭核对的数据准确真实,我们报请县政府同意召开了全县低保家庭经济状况集中核对工作联席会,民政、公安、财政、人社、公积金、工商、房产、农机、交通、地税等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责任和应提供的信息范围,使各成员单位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二是召开党组会,形成思想认识“聚合力”。集中核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先后多次召开党组会,要求班子成员提高思想认识,带头执行政策,统一宣传口径,全力支持核对工作,严格按省、市民政部门的要求开展集中核对工作,形成了高度的“聚合力”。
三是召开培训会,传授业务人员“基本功”。掌握基本的核对流程和核对方法是做好核对工作的关键。为此,我局成立了核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低保中心和核对中心人员参加的工作专班,制定了《云梦县集中开展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业务培训,做到依法核对、全面核实。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核对工作中疑似信息的处理情况,防止因工作方式简单、态度粗暴导致矛盾激化引发不良事件发生。
二、用“放大镜”查找问题,全面核对,做到“三抓三不”
为了全面核对所有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找准问题,我们做好“三抓三不”。
一是抓信息完善,不遗漏一户。我们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在云梦电视台滚动发布通知,要求全县低保、五保对象本人在规定的时间到所在的村(社区)接受年度核查,提供家庭成员身份信息,签订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完善社会救助系统个人信息,为全面核对奠定基础。
二是抓线上线下,不放过一项。以核对系统为抓手,牵手“大数据”,及时向省民政厅提供核对系统暂时未联网的财政供养人员、房产、交通运营、农机补贴情况等信息,充分利用湖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线上对所有在册的低保、五保对象的财政、人社、公安、工商、地税、房产、住房、公积金、人口死亡、交通运营等信息进行全面核对。同时,将村干部和低保名单进行了线下核对,进一步拓宽了核对的范围。
三是抓核对重点,不错保一人。本次核对的重点是财政供养人员及其家属、有房有车人员、企业个体工商户、死亡人员等违规享受低保的问题。目前,所有的重点对象经核实后已全部取消。
三、用“挖掘机”深挖原因,全面整改,做到“三到位”
针对查出的问题,我们深挖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的措施,做到“三到位”。
一是把疑似信息调查到位。对查出的低保、五保对象中有工商登记、税务登记、机动车登记、人社退休、人社参保、财政工资、住房公积金、房产、农机补贴、交通运营、死亡等疑似违规情况,分门别类造册下发乡镇,由民政局和乡镇开展联合调查,进一步核实确认。
二是把问题原因查找到位。各类疑似信息的产生都有它的原因,我们通过认真查找并及时整改:是救助系统录入错误的,及时更改录入;是信息更新不及时的,主动到相关部门核实,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三是把违规低保处理到位。经调查核实,对于救助对象条件好转或不符合条件的,该调整的调整,该取消的取消,并告知本人,讲明取消的原因。截至目前,所有疑似违规信息已基本核实完毕,已取消城市低保82户158人,农村低保332户512人,农村五保17人
四、用“打桩机”夯实基础,全面完善,做到“三规范”
通过核对,完善社会救助信息、规范救助工作是我们集中核对的目的所在,在夯实基础方面,做到 “三规范”。
一是规范救助系统。通过本次年度核查和集中核对后,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完善社会救助系统,要求做到系统数据、台帐数据、发放数据三个一致。
二是规范用户管理。按上级要求,对救助系统用户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删除了原系统中存在的非社会救助部门用户;变更了已调离岗位或不再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人员用户权限;划定了现有用户的权限,从而保障了数据安全。
三是规范核对流程。以贯彻落实《湖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规程》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核对流程,要求核对工作人员遵守核对原则,做到凡救助必核,严把社会救助的入口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