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细落实防控措施,有效抓好疫情处置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各地已经成立
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
国家疾控局监督一司司长程有全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部分地方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风险,一些地方面临抗疫三年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形势。近期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防控措施简单化、层层加码、“一刀切”、忽视群众诉求等方面,有的地方随意扩大管控区域和人员范围、一封了之,有的封控后长时间不解封,有的地方未经批准、动不动就“静默”。当前,各地已经成立了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每天都在进行调度,对于各地网民、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回应,并转交给有关地方予以推动解决。
与此同时,程有全表示,二十条优化措施,每条措施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证据支撑,应当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针对一些可能的风险环节,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制定了核酸检测、风险区划定及管控、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健康监测等四个文件,提出了防范应对措施,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到位,就可以有效降低疫情风险。
目前全国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34.43亿剂次
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一级巡视员夏刚介绍,截至目前,在已接种的34.43亿剂次中,吸入式腺病毒载体疫苗共接种了4.84万剂次。
夏刚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
现有疫苗对
重症和死亡仍有较好效果
常昭瑞介绍,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显著减弱。
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积极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中医药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有基础性疾病、高龄、未接种疫苗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仍然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现有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核酸检测报告造假等严重违法行为
要精准判定风险区域
做好封控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
程有全介绍,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的情绪,引发生活困难,这种情况必须予以纠偏和避免,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高低风险区划分标准的培训,组织做好风险区域划定和管理,原则上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但是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的扩大高风险区域的划定的范围,但要及时通过核酸筛查和疫情研判,快封快解。
对风险人员的判定,要以现场流调为依据,不得通过时空伴随扩大范围,造成大面积的误伤,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对高风险区既要严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户,也要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群众基本生活和就医用药的需求。同时做好封控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加大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的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实际困难。
(来源:新华网微信 编辑:汤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