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
2021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
今年上半年信访指数在全省103个县市区排名第一……
有着“膏都盐海”美誉的应城,因何能连续取得如此工作实绩?
带着这个疑问,7月21日,记者进行实地采访,窥得其中答案——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应城
全国盐业化工重要生产基地
全省现代化工产业核心区域
随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消弭各类矛盾,显得愈发重要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基于此
近年来一个明确思路
在当地决策者心中逐渐成形
付诸实施——
深化信访制度改革
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应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主持联合会商重点信访事项
“信访无小事,市镇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用心用情接待信访群众,对信访问题要亲自上手、靠前包保、主动研判、源头治理、依法化解。”这是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斌抓信访工作的最大体会。
该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形成权责明晰的工作闭环。
党委政府高位推进,主责单位具体抓,相关单位协同抓,部门和属地密切配合、主动作为,切实解决工作难题。
应城市信访局领导接访
在此基础上,建好用好全市各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立健全部门轮驻、公检法入驻、纪委监委派驻、律师进驻、人民调解和心理咨询常驻的工作机制,让群众最多访一次。
“通过科学甄别和分流,引导信访事项驶向法治化轨道。”以上率下,依法服务,应城郑重而行。
应城市城中街道办事处
正在进行一项名为
“三色管理法”的有益尝试
街道办事处位于应城中心城区,辖11个社区4个村,总人口近13万人,群众信访诉求量大且复杂。
自去年起,街道依托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信访、公安、司法、网信等部门信息资源纳入平台数据库,设置矛盾排查调处等子栏目,按问题解决难易度、持续时间长短等分类,采取“红、黄、蓝”三色标注。
重要信访事项标红,次之标黄,再次之标蓝,精准甄别的同时,针对诉求化解情况,进行“降级”调色直至退出“三色”范畴。
应城市城中办事处汪家台社区工作人员操作三色预警平台
“用好信息化手段。”城中司法所所长、信访办主任胡汉平如是描述这项尝试,并简要复盘了近期一项“黄色”事项的解决过程。
辖区汪家台社区菁华公寓业主,此前因小区配套设施获利归属问题发生集中投诉,社区网格员迅速将此信息纳入平台,系统评价标黄。
6月5日、12日,胡汉平同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连续两次到小区与业主面谈、协调,黄色降为蓝色。7月12日,问题宣告解决,事项随即“褪色”。
应城市城中办事处汪家台社区工作人员操作三色预警平台
在街道汪家台社区服务大厅
“三色”管理法
被展现在一块庞大的显示屏上
各类访诉事项办理情况一目了然
城中街道办事处的有益尝试,源于应城市信访矛盾纠纷化解“严格源头治理、严格风险处置、严格台账销号”的要求,实现了信访权责进清单,群众工作进网格,核查、处置、回告“不过夜”。
“信访工作具有回应性、参与性、协商性等特点,是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设置一条畅通的沟通渠道。”应城市开发区彭吕社区支部书记吕德山这样认为。
有着2万余人口的彭吕社区商业住宅小区多,人员流动性强,针对这一特点,社区党组织于去年起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健全“社区组织—小区党支部—红色物业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构架,着力推动党的组织向末端延伸。
业主向物业送锦旗
治理精细,渠道畅通
解决群众诉求
就可以打好“提前量”
吕德山表示,党的组织下延扎根,奠定了摸排、协调、预防的“超前信访”基础——群众可以零距离向组织反映情况,享受贴身贴心服务。
海山小区修路
线下渠道畅通,线上渠道亦然。近年来,应城市着力优化网络渠道,建立“网上哨点”800多个、入群10万余人,探索网上信息收集、分办、调整、反馈工作闭环新机制,2018至2021年,应城市信访局连续4年被评为“人民网网上群众工作民心汇聚单位”。
目前
应城市正加大力度
不断释放信访制度改革红利
进一步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汤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