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生态好稻米好生活

青青稻田旁,一条小路直通鸭舍。上千只鸭子分成一段一段,每段都有几只大鹅带领,摇摇摆摆地从池塘边走了过来。遇到我们在路旁“围观”,它们在短暂的不知所措后,纷纷张开翅膀,“嘎嘎”叫着从我们身旁冲了过去。

这是7月29日,我们在大悟县三里城镇望山村见到的生动一幕。

“因为这群鸭子的加入,我们的水稻生产链发生了质的变化。”大悟县中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钟修平说,“育秧的时候,同步育鸭苗。插秧的时候,小鸭子下田。鸭子捕虫代替农药,采食杂草替代除草,鸭粪还能当有机肥。”

由于不打杀虫剂、不撒除草剂、不施化学肥料,中发生态农业生产的“稻鸭香米”口味清香、软糯,被农业部中国绿色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入选“荆楚美味之湖北好网货”。

“过去望山吃饭,粮食辛辛苦苦运出山,还卖不起价,没有销路。现在我们的生态米价格好,客户还抢着要。”钟修平掰着手指头算起账来,“稻鸭香米生产基地3000多亩,亩产稻谷约400公斤,出产稻米约65万公斤,每公斤均价可卖12元。再算上卖鸭子、鸭蛋的钱,亩产值是普通稻田的4倍。”

“农业要走出困境,必须依靠机械化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现代科技提高产品品质。”这是钟修平从40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深刻体会。

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伍返乡的钟修平扎根农村发展农业,通过支付租金或分稻谷的形式,与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耕种面积从最初的10余亩逐步扩展到1300多亩。

在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钟修平潜心钻研水稻栽培技术。他组织村民成立中旺农机合作社,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购置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机、粮食烘干储藏及精米加工等农机、加工生产设备100多台套,实现农作物种植加工全程机械化,让稻谷不出仓就能加工成大米。他推行的“稻鸭共作”生态种养技术,也被列为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水稻+”示范基地。

“稻鸭香米”系列产品通过中国扶贫网、直营店和企业产销战略合作等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客户来订货、看货,可以扫一扫米袋上的二维码。“不仅知道吃的米是谁种的,还能在视频里看到米是怎样生产的。”

在中发生态农业的带领下,三里城镇望山村、马鞍村、山口村、七岗村和大新镇、东新乡的部分村民加入到“稻鸭香米”的种植队伍中,“稻鸭共作”种植模式辐射面积在1万亩以上。

“我们这里自古就有‘三里城出米仁’的美誉。”三里城镇负责人介绍,“传说王母娘娘随玉皇大帝南巡,下榻娘娘顶。当地老百姓把自己种的稻米送给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品尝,王母娘娘看到米饭颗粒饱满、色泽晶莹、清醇可口,连吃了两大碗,故为‘娘娘米’。”

而今,“娘娘”牌稻鸭香米,正走进千家万户,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彭丽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