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暴雨来袭。
8月11日夜间至12日12时,
湖北随州、襄阳、孝感等地
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其中随州柳林、洪山、长岗、
何店、洛阳等多个乡镇严重受灾,
造成通信、电力中断,多人被困,
也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
8月12日下午,
极目新闻记者抵达柳林镇,
记者看到,
车辆从高速口排到了镇上,
在柳林镇等多个受灾乡镇,
救援工作基本完成,
抢修、清理、安置工作正有序进行。
救援基本完成,
消防解救腿脚被压老人
8月12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抵达柳林镇。在柳林镇白云石寺村三组,程婆婆和老伴正忙着将打湿的衣服扔到门口的三轮车里。“怕今晚再下暴雨涨水。”
程婆婆的家,挨着一条小河,地势比较低。在她家里,泥巴厚达20多厘米,几乎很难下脚。而墙上到腰部的一条淹水线,清晰地划出了当晚的水深。
白云寺村是从随岳高速进入柳林镇必经之路。路上,各种救援车辆在往回撤,而通信、电力、道路抢修车辆、志愿者车辆和一些拖运救援物资的车辆,则在不停地往柳林镇区方向前行。
消防人员介绍,目前柳林镇镇区的大水已经退了,救援基本上已经完成。
据最先抵达柳林镇的消防人员介绍,8月12日凌晨,他们到达柳林镇现场后发现,该镇积水最深达2.46米,由于洪水倒灌、水流湍急致部分居民楼房一楼已被积水完全淹没,导致多人被困。
救援人员到场后,对水下路面进行探测,同时清除救生通道上的障碍物,挨家挨户疏散被困群众。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一边安慰被困群众,一边用自己的肉体搭起一个个移动救生平台,依次将居民移至皮筏艇。由于道路狭窄、水中杂物过多,舟艇的螺旋桨无法正常使用,消防人员只能靠人力推动,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救援过程中,根据市民指引,消防人员发现一名约六十岁的老人被困一楼民房屋内,由于杂物被冲堆积,老人腿脚被压近3个小时,消防人员迅速展开营救,将腿脚不便的老人背出转移至安全地带。
为了逃避洪水冲击,一名女士躲进家中的一楼顶吊中长达近3个小时,消防人员搜救发现后迅速将其背下,送往安全地带。
除了消防外,当地的公安民警也全力投入救援中。8月12日凌晨1时至9时,随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受灾求助警情共120余起。接到群众求助后,柳林、三里岗、长岗、洪山派出所及交警大队值班民警迅速出警,先后转移受困群众50余名,尽最大努力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12日16时,湖北省随州军分区机关及所属人武部共出动官兵、文职人员及职工31人、民兵180人,冲锋舟6艘、橡皮艇2艘,参与抢险救灾工作,积极组织转移被困群众、搜救失联人员、清理淤堵道路等,现已转移被困群众313人,清理道路1.5公里,转移物资10.2吨,相关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
有吃有住有安顿,
云南打工小伙不担心
进入柳林镇区,不少居民都在忙着清理一楼的淤泥。镇区停水停电,手机也没有信号。
8月12日下午5时许,极目新闻记者在柳林镇交通大道沿线看到,不仅多辆小汽车被洪水冲翻受损,有的货车甚至还被冲到路边及河道中。
今年73岁的张婆婆,独自在街上走着。她一只脚穿着一只运动鞋,另一只脚穿着一只套鞋。“鞋子都被水冲走了。”张婆婆告诉记者,家里的一楼基本上都空了,什么都没剩下。
水退了之后,张婆婆捡到了这两只鞋,随意套在脚上。“东西都没有了,但好在家里的人都没有事。”虽然到现在都没有吃午饭,但是张婆婆很乐观。
好在,政府设置了安置点。在镇区新生活超市门口,镇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挨家挨户地登记人员,并要求他们天黑前赶到安置点。“天黑前必须完成登记,让受灾的群众有饭吃,有地方睡。”这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她已经登记了30多户。
12日晚上6时许,极目新闻记者赶到该镇中心学校,这是一所寄宿学校,位于山上,地势较高。二楼的学生宿舍里,摆满了高低床,操场上也搭起了临时帐篷。
在男生一间宿舍里,三个云南昭通来的小伙子成了首批入住者。邵成泉告诉记者,他和同伴今年3月来到该镇洪城铸造厂打工,没想到遭遇如此大雨。
“有政府安排有吃有住挺满意的。”他说。
采访中,恰好碰到随县政协主席金安翔,和随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晓鸿一行。他们一间间宿舍检查着,当看到宿舍里没有蚊香时,金安翔吩咐:“不是有住的就行,要消好毒,要有蚊香和蜡烛。”
在镇区的街道上,电力、通信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据了解,灾害发生后,湖北省通信管理局统筹协调启动抢险应急预案。中国移动湖北公司调集物资、出动应急保障人员奔赴随州,对停电基站、受损光缆进行抢修。
据了解,灾情发生后,当地消防、军分区、武警出动300余人携冲锋舟前往洪山镇、柳林镇救援。为确保安全,部分地区供电已断开。截至12日15时,湖北移动紧急出动应急队伍,保障人员101人,油机、应急通信车辆、应急电源车辆等前往所在地进行通信抢修。截至目前通信抢修保障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此次抢修还调度卫星应急通信车紧急驰援,赶往随州柳林镇提供应急通信服务,保障当地灾害应对指挥工作需要。据了解,该卫星应急通信车通过卫星传输,提供实时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信号业务,在15分钟内快速开通提供2/4G网络服务,保障当地应急指挥联系。
险情发生后,武警湖北总队随州支队根据任务安排,迅速派出近百名兵力,携带车辆和冲锋舟以及两百余件套救援装备赶往柳林镇和何店镇两个灾情严重的方向,参与此次救援行动。
在何店镇,武警随州支队56名官兵赶到现场,截止到发稿时,已救出200名被困群众。
红白蓝橙灰,
全镇齐集各种颜色
12日下午的柳林镇是热闹的,各种车辆从高速口排到了镇上,身着各种颜色衣服的人群也是最让人心安的。
橙色衣服的是环卫。下午,雨水已经停歇天已放晴,积水渐渐退去,街上的淤泥却越踩越多。一群橙色身影活跃在镇上小街。他们铲着淤泥,清洗着街道。这是随州市市容环卫局赶来增援的人马,局长罗艳亲自带队。
罗艳介绍,他们不仅组织了60人过来,还带来了4台洒水车、2台垃圾压缩车。人群里,不仅有清扫工人、收费员,还有中高层干部。
大堰角村村民陈凤莲说:“多亏政府的人来帮忙,我一个人带两个孙子。屋里的家具电器是消防员帮我撂上去的,卫生部门的人给我家做了消毒,现在又有环卫的人来帮打扫。”
背着喷壶的消毒人员中,一名身着白色防护服、戴着眼镜的老人走路都有点吃力。原来,他今年已经60岁,马上就要退休,他叫鲁礼端,是尚市镇卫生院职工,被随县疾控中心抽调来柳林镇。“从早上就来了,来的时候还在下雨。”他的同伴说,老鲁从来了后一直没歇下过,现在他走路都有点困难。
在一处民房前,一群身穿蓝色工装,外套红色马甲的人正帮这户居民清扫家里。带队的姜茂军是湖北新兴全力机械有限公司党办主任,也是这支志愿者队伍的领头人。他说,他们公司的前身原来就在柳林镇,老厂房现在还在。听说镇上百姓遭灾,特地赶来增援。除了带来物资外,还想帮帮老百姓。于是,大家就给居民家清扫屋子,记者采访时已经清理了7户。
灯火不灭,
有一群人在柳林镇安置点彻夜值守
12日的夜晚,对受灾群众来说是不太平静的。对安置点的志愿者来说,更是彻夜难眠。
8月12日晚上8:00,夜幕降临,柳林镇抗洪救灾受灾群众安置点——柳林镇中心学校,一辆辆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还在往校园里开进,一批批受灾群众在社区及村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测温登记进入临时安置点(学校宿舍楼)住宿。
点蜡烛彻夜值守
面对这些救灾物资和受灾的群众,由26名党员干部组成的随县教育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自中午13:30来到安置点后,一直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
他们一批批地帮助卸下车辆上的救灾物资,几个年纪稍大的老同志克服腰腿不好的毛病也一直在搬运物资。他们点起蜡烛为受灾群众登记发放被子、蜡烛、打火机、蚊香、矿泉水、方便面、盒饭等。
晚上10:30,一辆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调拨来的加长厢式货车运送了400顶帐篷及其它救援物资急等卸货,此时此刻,一直坚守在安置点的教育局志愿服务队队员拖着满身疲惫,又加入卸货队伍。
登记人员
副队长张立东、喻景龙虽然年近60岁,毅然加入卸货队伍,带头扛起100多斤的物资,四名女队员用手电筒或手机帮助照明卸货,部分年轻的受灾群众也加入到卸货的队伍。
深夜12:30左右,终于卸下满满的一车救援物资,这时,大家已经浑身湿透、筋疲力尽。
少时休息后,留下4名队员值守,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大部分人凌晨2:00才回到家里,留下值守的4名队员倚靠一张折叠床在安置点宿舍楼梯走廊上和衣而卧。
发放物资
截至13日凌晨,随县教育局志愿服务队共搬运捐赠物资近50车次,妥善安置近200名受灾群众。
13日早上7点,由随县教育局各二级单位组成的志愿服务分队又赶到了安置点,继续开展救援工作。
艰苦也快乐,随州柳林镇安置点娃们都挺好。
随县柳林镇安置点——中心学校内,宿舍里住得满满当当。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昨夜安置点入住人员约400人。
女生宿舍三楼,受灾群众肖德奎躺在床上发呆,三个小孩快乐地在大通铺上滚来滚去打闹着。
肖德奎介绍,她的老家本来在十里外的白云寺村,后来买了房在街上住。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她带着11岁的孙女和4岁的孙子生活。
暴雨过后,“镇里担心我们的安全,把我们安置到学校住。”肖德奎说,来了后有吃有住,镇上没有水不通电,但是学校有水有电有吃有喝,晚上还发了蚊香,孩子们一晚上睡得挺香的。
和肖德奎一样,另外一位老人曾庆祥也带着一对孙子女。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吃早餐。
包子、馒头、花卷、鸡蛋、方便面,极目新闻记者看到,高低床上铺的食物摆了一排。
曾庆祥说:“娃们吃得比家里还香。小家伙平时在家不吃萝卜干的,在这里早上全吃完了,他说好吃。”
“口罩戴好”,安置点里唠叨有点甜。
抢险救灾,防疫不放松。在随州随县柳林镇安置点内,除了志愿者,最忙碌的可能就是湖北疾控中心临时抽调过来的医护人员了。
13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在逐间宿舍“巡房”,手里抱着一大摞口罩。“口罩戴好”的叮嘱在每间房间里回荡,不少居民主动要求:“给我一个!”
发口罩的“白大褂”叫胡中敏,是随州唐县镇中心医院调派过来的。她说,昨天中午1点钟到的柳林镇,主要负责安置点的疫情防控和医疗救助。
据了解,安置点内每天都会定时消杀,同时调派专业人员随时关注群众身体状况,尤其注意疫情防控。
现场消杀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汤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