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孝感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简析

1-3月,孝感市消费品市场稳中有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47亿元,增长10.7%,增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总量排全省第6位,增幅居全省第8位,增幅比上月前进2位,比上年同期前进4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1.批发、零售、住宿业稳步增长。 

1-3月,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累计增长12.7%,高于同期14.3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累计增长10.6%,高于同期0.8个百分点,高于上月3.2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累计增长18.4%,高于同期4.3个百分点。 

2.与住房相关的商品快速增长。 

1-3月,限额以上单位五金电料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家具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5.5%、22.4%、20.2%、13.4%,分别高于全市社零总额平均水平14.8、11.7、9.3、2.7个百分点。 

3.文化娱乐用品类消费旺盛。 

1-3月,限额以上单位书报杂志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分别为21.0%、16.6%、16.6%,分别高于全市社零总额平均增速10.3、5.9、5.9个百分点。 

4.日用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1-3月,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日用品类商品同比增长分别为18.1%、16.5%、12.6%、11.5%,分别高于全市社零总额平均增速7.4、5.8、1.9、0.8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季度,我市消费品市场总体发展较好,但是受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于今年初退出的影响,去年年底商家促销力度较大,消费者为赶上优惠政策的末班车选择提前购车,消费透支等效应导致今年年初汽车累计销售增幅不高,与此同时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幅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1-3月,汽车类商品销售同比增长1.7%,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同比增长8.8%,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0、1.9个百分点,这两类商品增速回落拉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0.2个百分点。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针对一季度全市消费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促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持续平稳增长,建议如下: 

1.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要不断提高各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要注意控制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实现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和谐,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2.确保各项保障制度改革落实到位。 

必须保证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教育制度的改革落实到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切实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从制度上、政策上保障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3.持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商品流通建设投入力度,整顿市场秩序,加强市场法制建设,维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并鼓励商家生产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拓宽农村居民消费空间,为改善农民生活、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4.促进热点消费健康发展。 

积极发展、丰富和完善文化、娱乐、健身、旅游等热点消费。加强对企事业单位执行劳动法规定的职工作息、休假和工薪制度的监督检查,真正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使职工有更多时间休闲和出游,促进热点消费的健康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