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今天上午,孝感市康复医院在澴河公园南门桥段开展庆重阳“送医、送药、送健康”暨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提供免费的测血糖、测血压等服务,对于前来问诊的群众,医生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解答,并给出治疗方案;同时对现场群众进行了精神卫生科普,指导大家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一、什么是精神卫生?
精神卫生不仅是没有精神疾病,还包括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情绪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有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等。从个体角度来看,精神卫生涉及到一个人的情感、思维、认知和行为等多方面的健康状态。从社会层面来说,精神卫生还包括提供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减少社会压力源,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生活中,常见的精神疾病有哪些?
常见的精神疾病有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精神分裂症等,症状表现及病因各不相同。
三、精神疾病=心理问题吗?
经常有不少患者误以为,精神疾病只是心理问题,做做心理咨询、调整一下心态就能康复。其实精神疾病的种类很多,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都是不同的。症状较轻的,通过心理调适能改善,但如果严重,如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等重型精神疾病就必须要系统的治疗。
三、精神疾病可以预防吗?
精神疾患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确认识精神问题是预防精神疾患的基础。事实上,精神疾病可防可治。
预防精神疾病,我们该怎么做呢?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合理饮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2.学会心理调适。学会应对压力的技巧,如通过运动、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培养积极的心态。
3.保持社交支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亲密的联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4.进行早期干预。每个人都会出现负面情绪等不良心理,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应及时正视和予以关注,接受心理辅导,防止发展成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