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生产线“智造”缝纫线 ——湖北名仁纺织智慧工厂项目探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市委书记吴海涛近期在基层调研时强调,要聚焦补链强链,敢于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优”“优中做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创新沃土,加快成果转化,提升科创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我们进行技改扩能,打造现代化、标准化、科技化的缝纫线产业基地,目前已带动5家同行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8月8日,湖北名仁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安介绍说。

名仁纺织是一家以涤纶纱线生产为主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省纺织行业“隐形冠军企业”,现有纱锭20万枚,线锭15万枚,可年产各类高档纯涤纶缝纫线38000吨。为打入欧美市场,2020年10月,公司启动10万锭涤纶纱线智慧工厂项目建设。

眼下,新建厂区内的电缆、用水等能源供应设施已全部安装到位,厂房内,技术工人们正对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

“新厂区采用智能化设备和全自动生产流水线,相较以前每万锭用工将从一百多人减少至二十几人。”吴建安介绍,进一步实现传统人工化到全智能化生产的转型升级,该项目对接世界缝纫线生产标准,采用双层4万平方米单体厂房,其恒温恒湿车间达到了工业4.0时代高端智能制造要求,大幅度提高缝纫线产品质量。

纺织服装产业是汉川市六大传统支柱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是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目前产值已过500亿元。作为该集群龙头企业,名仁纺织积极探索“标准制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线上线下销售+物流配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用世界一流的缝纫线生产设备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生产设备自动化,实时对相关工序和机台进行数字化监控。正式投产后,公司产能将提升三分之一。”吴建安告诉记者。

从手工接线升级到机器自动生产,技改扩能不仅缓解了纺织工人的工作强度,也让生产效率日渐提升。朱小红是生产车间负责人,17年来,她见证了公司一步步壮大发展。

“以前我们要手工接头的,都是走去走来,后来,车间人员坐车两边滑作业,到现在全部是全自动纺纱,假如说要做现在的产量,以前最少要十几个人,现在一个人可以开两台。”朱小红说。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张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