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65岁的周巧珍买菜刚回。看一辆崭新的洒水车轻快地穿行园林小区,在黑色沥青路上留下微润的湿意;不远处她居住的稻香村2栋楼下,当天新上岗的物业环卫人员正仔细清扫落叶。“像做梦一样,没想到住在老旧小区,还能过上这种新式的生活。” 周巧珍开心地说。
周巧珍在这个小区住了快20年。提起小区以前的环境,她直皱眉头:“地面坑洼,下水道老化。一下雨,污水排不出去,哪里看得到路?全泡在脏水里。”雨稍大一点,积的污水几天才退,进出都感觉憋屈。周巧珍最大的愿望,是能改变这种“行路难”的局面。
去年6月,园林小区启动拆违改造工程,补齐短板,全力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安全感和幸福感。违章建筑被拆除、坑洼路面被修补刷黑、老旧基础设施被改造……特别是雨污分流管网铺设,让周巧珍梦想成真:前段时间孝感下了几场暴雨,原以为又会污水横流,没承想地上很干净,水清,退得也快。
和周巧珍一样,小区居民刘汉华对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由衷地感到高兴:“设施完善、环境更美、居住安全、生活舒心,蛮满意!”
70多岁的刘汉华住在园林小区一家单位宿舍院内。仅有3栋居民楼、30余家住户的小院,改造前面临问题却不少:空中线缆纵横交错,违章建筑占用消防通道,门外排档路边摊扰民,院内道路坑洼狭窄……
最难的是,有了问题想解决,却不知道找哪里反映,多数时候只能自己克服,比如,没人清扫楼道,刘汉华就扛上自家笤帚从6楼扫到1楼。眼看上了年纪,再爬不动楼怎么办?刘汉华心里着急。
今年,广场街道打造老旧小区改造“样板间”,把园林小区改造提升列为城市创建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之一。安防系统、道闸门禁、太阳能路灯等很多智慧设施,也出现在这个老旧小区里。
不仅如此,在社区的指导下,居民们还推选楼栋长、单元长,建起业主委员会。经业主代表遴选,引进物业公司,“一核多元”的议事协商机制建立。现在,居民有啥问题和诉求,直接和楼栋长、单元长说,楼栋长、单元长反映给物业公司或社区解决。
提升改造还在继续,园林小区内,充满现代城市感又夹杂老孝感“味道”的市井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沈怡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