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布2020年39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今天,省经信厅公布了2020年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这是湖北连续5年进行这样的评选。与前几年比,今年的名单在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黄冈罗田县拿到了他们的第一个省级示范项目——“电容器离散型数字化生产智能制造项目”,它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自动化产线。

湖北海成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伊青松:“现在这几个工艺全部整合在一起以后,一个人看四条线,人力资源大概只有传统的20%。”

这条在国内外都属领先的产线,投入了近3个亿。现在,罗田县超过两成工业企业,都有新的技改项目在实施。这源自两年前,黄冈市开始实施的先进制造业三年行动方案,对投资500万以上的技改项目,按设备购置额的10%给予补助;2000万元以上的,投产三年后,新增地方财力全额奖补给企业。这样的划算,让海成电子大刀阔斧地推动技改。现在,企业实力增强,开始谋划今年在武汉建立研发中心,研发新型电容器。

伊青松:“预计我们(规模)做到五到十亿期间的时候,就会有工厂过来罗田本地做配套投资。”

技改政策,已经成为各市州点燃企业技改热情的发力点。孝感,以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纸塑包装等三大传统产业为重点,实施“千企千亿”技改工程。荆州,推动传统工业企业提档升级,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今天公布的39家企业中,孝感、荆州、荆门和十堰,分别都有3家及以上的企业上榜。

智能制造不是新兴产业的专属,越来越多的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也开始变得“智能”。此次上榜的“淀粉糖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就是一家来自孝感的食品企业。

双桥(湖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君:“现在我们是有三条生产线,规模已经达到了60万吨(一年),像年前糖浆特别旺的时候就供不应求。”

食品,曾稳坐湖北产业的老大“交椅”,但因为长期以来以粗加工为主,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以湖北双桥为例,虽然周边就是达利、盼盼等下游客户,但因产线落后,长期“近水楼台不得月”。

周文君:“以前有两条很小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和设备相对来说不太稳定,达不到要求,产品质量没有给他(顾客)带来惊喜,(客户)慢慢地有些方面就在减少用量。”

痛定思痛,湖北双桥启动转型,针对核心产品——淀粉糖,投入了4.65亿元,进行全流程智能改造,产能一下子翻了9倍,客户也从汉川,延伸到了安徽、江西、湖南等周边六省。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湖北新一轮技改行动明确提出,要推进食品、纺织等消费品工业加快迈进中高端,此次39个示范项目中,来自食品、纺织行业的,上榜6家,这也代表着湖北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走向内涵式增长的道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