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党建置顶,构筑基层善治新格局

清洁家园,在职党员队伍来了!韩和平 摄

炎炎夏日,永新社区的一声“哨响”,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工商银行联系永新社区的工作队员迅速“报到”,协调联系城管、电力部门上门服务,困扰这个小区的电线老化、下水道堵塞等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市积极探索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新路子,补齐社区治理体系短板,以“大党建”融入“大治理”,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孝感实践”深刻表明:党建强则治理优,治理优则基层安。

哨声“响”起来——

“坐机关”变“下基层”

社会治理的根本在于为百姓幸福“加码”。推进社会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

今年6月下旬,市委组织部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7月底前分期分批到主城区社区报到,吹响了市直单位、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的“集合哨”。

伴随着声声“哨响”,市直单位纷纷与社区结对,联系社区工作队下沉社区;市直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

至7月底,109个市直单位党组织全部到驻地和结对社区报到,175名联系社区工作队队员全员进驻单位结对社区开展工作,11203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

下沉一线既要“身”到,更要“心”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妇联联系槐荫办事处东李咀社区工作队第一次前去“认门”,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春尚小区一期环境差。

前几年,春尚小区一期就准备改造,改造方案都换过好几版。社区党组织书记李德平介绍,“因为资金等原因,一直没有实施,群众意见很大。”

“下沉工作队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工作队队长周家刚下定决心,要解决好这一社区的烦心事。

工作队先后召开了10余场征集意见座谈会,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向派出单位、高新区管委会、槐荫办事处多次汇报沟通,争取多方支持。目前,小区改造提升方案正式实施,计划9月底前完成。

从常坐机关,到勤下基层,市直单位联系社区工作队和在职党员在街道、社区党组织统一领导、管理和调度下,主动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活跃在网格、小区、楼栋、单元,为社区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力量“融”起来——

“单向管”变“多方治”

晒书台社区位于孝感东城区,辖区有市生态环境局、中国移动孝感分公司等8家单位,8个小区,1所学校和2所幼儿园,常住住户4637户、9426人。

因驻在单位多、居民多,社区工作人员少,服务居民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晒书台社区成立伊始,就组建了“大党委”,由于种种原因,“大党委”仍是“小支部”。“双报到、双报告”活动启动后,市区党委组织部、编办4家结对单位、7名工作队员下沉社区,第一件事就是协助社区重建“大党委”。

经过反复权衡,社区“大党委”吸纳市委组织部党组织负责人任副书记,市生态环境局、中国移动孝感分公司、区委组织部、福星城物业、保丽佳园物业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兼职委员,推动部门的“条”围着基层的“块”来运转,形成了上面“千条线”围着下面“一根针”转的工作机制。

4家结对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社区建立健全“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党组织架构,不断延伸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基本建立了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党组织体系。

目前,晒书台社区共成立了7个网格党支部、45个楼栋党小组,7个小区长、98个楼栋长、177个单元长。下沉工作队员担任各网格党支部第一书记,小区长、楼栋长、单元长大部分由下沉党员或社区党员担任。

7月7日,受强降雨影响,积水倒灌到金都九龙城小区地下停车场,眼看排水问题一时半会难以解决,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下沉工作队和社区干部一边动员居民临时投亲靠友,一边组织志愿者为在家的老年居民送水上门。排水设备协调到位,工作队队员和社区干部、供电、水务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连夜抢排停车场积水。排水结束后,大家又一起组织抢运渣土,为停车场筑起防水墙。

“‘大党委’建强后,凝聚了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让我们的社区治理更加高效,居民服务更加得心应手了。”晒书台社区党委书记李丹坦言。

目前,孝感主城区组建的45个社区“大党委”,有机联结了一大批辖区内单位、行业及新兴领域党组织,构建起了覆盖基层治理各领域的组织网络。社区管理由“单向管”向“多方治”转变,进一步增强了社区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治理“活”起来——

“管理者”变“服务员”

基层走得“深”,群众离得“近”。

孝感城区解放街,是一条历尽沧桑的百年老街。市生态环境局、共青团孝感市委联系书院社区工作队到社区走访,了解到解放街上有两起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经社区多次调解仍未解决。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经过商议,工作队与孝南区法院下沉书院社区党员刘光辉协商,邀请法官、社区民警和社区干部一起组团调解。

调解团先约矛盾双方当事人到场座谈,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然后又实地查看,指出矛盾的关键点,并释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让矛盾双方初步达成调解意愿。

“工作队下沉,也让资源‘沉’到社区。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更有说服力,让矛盾纠纷得到顺利化解。”书院社区党委书记胡海洪感慨。

我市坚持“统筹整合、均衡分配、就近就便”的结对原则,在下沉力量的同时,统筹配置下沉力量、资源,确保组织优势、服务资源、服务功能最大化,让基层治理有温度、有色彩、有活力。

8月26日,车站社区居民郑某收到喜讯:在市直单位联系车站社区工作队的努力下,她终于有了户口。

今年49岁的郑某住在金北路,患有精神疾病,家中贫困,可苦于无户籍,社区无法为其办理救助手续。

市公安局、市残联联系车站社区工作队得知后,协调民警前往郑某出生地孝南区肖港镇、朋兴乡多次走访、调查取证,经肖港、朋兴、车站等派出所户籍室人像比对,并在全国人口信息网上查询,确定郑某无户籍信息后,民警上门为郑某采像,并为其办理了户口簿。

目前,工作队正在联系康复医院对郑某进行精神鉴定,提供医疗救治,并为他申请办理民政救助。

“下沉时间不长,但给社区带来的变化明显。”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纷纷点赞:下沉党员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减压提效,也让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落到实处。(孝感日报记者宁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