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全民禁毒宣传月
有关禁毒的法律
你了解多少?
走私毒品罪
贩卖毒品罪
这些都涉及刑事犯罪
但小编要说
还有一项罪名不容忽视
那就是
容留他人吸毒罪
曾因吸毒被抓的老陈
走出强制隔离戒毒所之后
明明没再吸毒
这次为何因毒品犯罪被判刑?
现在
请跟随小编
通过真实案例
进一步了解禁毒法律知识
在看守所见到老陈时,他一脸懊悔,连连说着:“我以为只要不吸毒、贩毒就没事,没想到这次居然会面临牢狱之灾!”
55岁的老陈是孝昌县花西乡村民。年轻时,他当过兵,退伍后在花西派出所做了七年辅警,还当过两年村书记。当年,在政府部门工作的陈某连续多年受到嘉奖。“不能说有多辉煌,我也算过着体面的生活……这一切都因为毒品而发生了改变!”
2002年,陈某辞职下海做生意,结交了很多社会上的朋友,经常出入娱乐场所。一次应酬时,他听信朋友的话,以为麻果可以解酒就尝试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生意没做成,他三次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查获,2015年被送往狮子山强制隔离戒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因表现良好,陈某十个月后提前出所回家。禁毒社工和家人反复给他做思想工作,劝其远离毒品,脱离过去的朋友圈。陈某一度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不再沾染毒品。
由于年纪大,加上有过吸毒史,老陈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天,朋友林某主动上门来,说自己开了一家“嗨吧”,生意还不错,想请老陈帮忙照看。负责打扫卫生,开门锁门,活儿不重,每月还能有点收入,老陈欣然答应下来。
渐渐地,老陈发觉,林某的“嗨吧”有些不对劲。成群的年轻人通常晚上过来,把音乐声开得很大,闹腾到凌晨才离开。第二天,老陈收拾屋子的时候,总能看到残留的粉末状物品和吸管。他侧面打听了一下,来这里玩的年轻人都吸食“K粉”和“开心水”。
这些东西是毒品,老陈心里清楚,可转念一想,找份工作不容易,只要自己不吸毒、贩毒就行了。正是抱着这种侥幸心理,他明知前来消费的人在聚众吸毒,也装作若无其事。
2019年4月22日,接到群众举报,花西派出所民警紧急出动,在老陈照管的“嗨吧”查获31名聚众吸毒人员。老陈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起初,老陈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为被拘留几天就没事了。直到2019年11月5日上法庭,他才知道自己因容留他人吸毒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两年零十个月的刑期。
“老伴和两个儿子至今没来看过我,他们肯定无法原谅我的过错……”老陈流下悔恨的泪水,说:“都怪自己法律意识淡薄,以为不吸毒贩毒就没事,结果还是触犯了法律,还要面临更严厉的制裁!”
敲黑板
小编有话说
为他人吸毒提供场所的,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本罪并不要求被告人本人是否贩卖毒品或者吸食毒品,只要为他人吸毒提供场所条件的,即构成犯罪。
为他人提供吸毒的“场所”,应作广义解释,泛指一切可供吸毒的空间,如住宅、旅店、办公室、娱乐场所等。容留他人吸毒罪属于行为犯,原则上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便成立本罪。行为人是否贩毒或吸毒,不但不影响犯罪的构成,甚至也不影响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本案被告人虽然没有吸毒,也非贩毒人员,但其参与为吸毒人员提供场所,已经构成了容留他人吸毒罪。
在司法实践中,因提供吸毒场所而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案例时有发生。部分民众误认为自己不贩毒,也不吸毒,只是提供玩乐场所,就不会构成犯罪,这是对法律的曲解,结果害人害己。本案的林某为牟利多次为他人吸毒提供场所而构成犯罪。老陈帮忙管理吸毒场所并从中领取报酬,这种行为也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从而酿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剧。为了保护个人安全,大家需要加强法律学习,绝不能陷入犯罪的泥潭。
注意!
小编开始普法了!
什么是毒品犯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毒品犯罪包括以下: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 非法持有毒品罪;
3.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 非法生产、买卖、运输、走私制毒物品罪;
6.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7.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8.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
9. 容留他人吸毒罪;
10.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预防贴士
01、不要盲目跟风
与人相处要克服攀比心理,懂得辨别是非,不要盲目追求享乐、寻求刺激、赶时髦。不听信毒品能治病、带来快乐等花言巧语。无论如何,都不要产生尝试毒品的念头。
02、杜绝不良嗜好
吸烟是吸毒者的预备军,预防吸毒从不吸烟开始。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不因好奇而染上毒瘾。
03、慎重交友
或迫于同伴的压力、教唆,或碍于面子,不少人染上了毒瘾,越陷越深。因此,平时生活中,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04、勇敢戒毒
如果发现自己不小心被骗吸了毒,要勇敢地告诉家人,及时到医院去检查身体,必要时去戒毒所戒毒。
05、积极举报
一旦发现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远离,二要劝阻,三要报警,及时拨打110,或者向附近派出所、公安局举报涉毒违法犯罪。
远离毒品 关爱未来
这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吸毒一口
掉入虎口
请擦亮双眼
坚决对毒品说“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