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再加把劲,一、二、三!”在通往内科楼一侧的斜坡上,两位身着防护服的客服小姑娘正费力地将一辆载着病人的平板担架车使劲往上推拉。由于坡度大,车载重,两小个姑娘一人推、一人拉,一前一后身体几乎要与地面平行——这是孝感市中心医院客服部转运小组正在将一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转运到隔离病区。最近以来,这样的情景每天可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防疫战迅速在孝感市中心医院打响。在主战场上白衣战士奋力拼搏之时,医院客服部与志愿者迅速行动起来,成为战“疫”中一道“流动的风景”。
工作大部分时间“在路上”,感到累时就鼓励自己说,“我还年青,扛得住”
孝感市中心医院客服部共有9名工作人员,除了护士长朱肖是80后,其余8人全部是清一色的“95”后的小姐姐。
疫情发生后,客服部迅速吹响战“疫”青春集结号,全体客服人员挺身而出,主动请缨,人人争当最美逆行者。开始她们在发热门诊参加采样工作,从2月1日起医院成立转运小组后,她们改入转运小组,主要负责院内新冠肺炎的转运。因为新冠肺炎患者都没有家属陪伴,医院收治的发热疑似患者经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病原检测,由她们将结果阳性的患者送至隔离病房,结果阴性的送至留观病房,这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发热患者、疑似新冠肺炎甚至确诊病例。
和病区医护人员守护在病房不同,转运小组工作人员更多是“在路上”,或是去发热门诊,或是去隔离病房、或是医学观察病房,不停地在这几个地方来回奔走,电话一响,不论是中午还是夜晚,她们都要马上动身,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防护帽以及手套后,迅速到达目的地,对轻症患者进行引领,重症患者使用担架车或轮椅进行护送。
朱肖说,对体重较重的危重患者,护送起来相对困难,平路还好说,遇上上坡路,瘦弱的小姑娘们要使出吃奶的劲才行,又穿着两层厚厚的防护衣,一趟下来,全身汗透。
自成立以来,转运小组共转运新冠肺炎患者(包括疑似患者)160余人次。
除了转运工作,客服中心还要承担24小时接听咨询电话,受理投诉,解答市民各种咨询,进行疫情相关政策宣传,做好健康教育与宣传引导等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客服部共接听咨询电话1400人次。
“我们的工作是早8点到晚9点,中午不休息。这些“95”后的年轻小姑娘,平时在家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千般呵护的,可是疫情发生后,她们都像是长大了一样,变得很懂事,穿上工作服后真的就像是战士一样勇往直前”。说起转运小组的一帮小姑娘,朱肖赞个不停。
当问到辛不辛苦,是否害怕感染的时候,朱肖说“确实很辛苦,心里也有过担心,但是想到一线医护人员更加辛苦和危险,我们这只是为医院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累时大家就鼓励自己说,这种情况不久就会过去的,再说我们还年青,扛得住”!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她们用年轻、单薄的身体和责任担当,扛起了抗击疫情阻击战中的一杆大旗,用弱小的身躯躬身托起了一片被疫魔阴影笼罩的天空!
只想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为给一线医护人员做好充足的物资保障,1月29日,护理部临时抽调部分高年资护士和退职老护士,成立了物资配送保障组,抽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服从安排,欣然前往。物资配送保障组主要任务是整理各病区所需物资清单,到设备库房领取各病区所需各类医疗防护和生活物资,然后按要求配送到隔离、留观、医学观察病房等相应病区。
朱肖介绍说,物资配送保障组人员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但她们都和年轻人一样干劲十足。大家都是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力所能及地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耳鼻喉科老护士长胡明霞是这支物资配送保障队伍中的一员,她父母80多岁,有冠心病、高血压,平日都是她在照顾,疫情发生后,她放下年迈的父母,积极加入到抗疫队伍中;副主任护师老姚志红,不久即将退休,自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年前还在医院住过院,当她听说医院要成立物资配送保障组时,二话不说报了名,她们都说在家里每天看到新闻报道里疫情增长的数字,心里特别焦急,很想出来做点什么,来参加物资配送,就是想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妇产科门诊主管护师凡玉铭家住东城区,离医院较远,小区因有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而封路,车子不能开到家,她每天想尽一切办法都要按时到岗,每天一趟趟去设备库房拖大量的医疗物资,从不言苦叫累,弱小的个子里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她说,我也想为抗疫出把力,如果我们的辛苦,能让一线医护人员安心工作,那就值了!
战友们在前线战斗,一定要保证他们有充足的子弹
随着医院隔离病区相继增多(目前,医院隔离病房、留观病房、医学观察病房达15个之多),物资配送范围扩大、工作量增加。2月2日,院团委组织成立了由口腔科余颖医生为队长、由康复科、儿科、口腔科技师人员组成的志愿队加入到物资配送保障组,与护理老师们一起共同参加配送物资,同时还负责捐赠库房的卸货和发货工作。
志愿队队长余颖医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疫情发生后,她将两个孩子都送给父母照顾,每天以科室为家。白天参加物资分发运送,晚上还要加班整理各科室发过来的清单,方便同事们第二天第一时间去领取物资,尽早送到各病区;口腔科李园园,特别吃苦耐劳,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活脱脱一个女汉子;康复科的帅小伙万苏,每天跟车去武汉、合一湖酒店、东南医院运送物资,送完物资后又赶回医院来帮助其他同事;儿童康复室技师龚灿,千方百计从封城后的应城赶回来加入到保障队伍中。很多从康复科来的志愿者都是个子小小的女技师,都是二孩妈妈,看起来很柔弱,做起事情一点也不比男生差。男技师们就不用说了,个个都充满热情,做事认真负责,特别是张俊康、杨玉生、余周洋、刘庄等在捐赠库房负责大量物资的卸货分货,都是体力活,工作量大,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护士长朱肖看他们很累,让他们歇会再干,他们却说:不能歇,我们运送的物资就好比是枪枝弹药哇,战友们在前线战斗,绝对不能让他们没有子弹,我们的供给到位了,才能保障他们无后顾之忧打胜仗”!
“疫情当前,大家都是上下一心,一切听从安排。我们的想法就是要全力做好后勤保障供给,切实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吃、住,用,让他们安心与病魔作斗争。”客服部与志愿者服务队总负责人朱肖如是说。
“转运小组、物资配送保障组的同事们非常辛苦,他们全力保障临床一线的需求。从物资的储备配送到病人的转动,工作量很大,一线医护人员能在前方工作顺利,物资保障人员功不可没,”很多一线医护人员对客服志愿人员表示感谢。
疫情还在继续,客服志愿人员奔忙的脚步也一如继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当中,有党员志愿者,有普通群众;有年近60的老者,也有90后、00后的年轻后生……这支特别的队伍穿行在全院各个病区,将优质的保障服务送到了抗疫前线每个需要的地方,他们与前线医护人员一道,将勇敢与责任汇聚成抗疫的硬核力量,成为抗击疫情战场上坚强的后盾。
他们,是抗疫队伍中最温暖的力量,也是庚子鼠年这个寂寥早春中一抹靓丽的风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