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昌徐美琳:“党的扶贫政策让我的人生之路由窄变宽”

9年前,家住孝昌县陡山乡齐心村的徐美琳和爱人李全民在珠海客运公司工作。李全民开客车,徐美琳做客运员,两人月工资加起来有8000多元。“那个时候虽然辛苦,但我们衣食无忧,一家人很快乐幸福。”徐美琳说。

变故发生在2010年。李全民突然经常头晕,不能驾车。徐美琳辞了工作,从珠海到广州再到武汉,陪着爱人不停地找医院,看专家,最后确诊为小脑萎缩。李全民走路都走不稳,丧失了劳动力,两个小孩还在读书,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借了亲戚朋友5万多元。“这日子,哪天是个头呀。”徐美琳独自一人时经常默默流泪。

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全面铺开。8月,扶贫工作队员鲁三如、李松柏等来到徐美琳家。徐美琳一家被纳入精准扶贫帮扶对象,村支书李子玉和扶贫工作队帮忙给李全民办理了残疾证和低保。

扶贫政策的春风继续吹拂。2016年,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徐美琳的两个孩子都享受到了精准扶贫教育补助。曾经想辍学外出打工帮妈妈一把的女儿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爱人看病和小孩读书的费用国家都兜了底,徐美琳感觉身上的重担卸了大半。原本对生活无望的她, 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我才40多岁,正是干事的时候。我们一家不能总靠帮扶过日子,我自己要再拼一次。”

最初,徐美琳想养鸡,但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在研究后鼓励她养牛。大家跟徐美琳分析道,养鸡虽然投入少一点,但鸡容易生病,死亡率高。养牛虽然投入高,但不易生病和死亡,收益比养鸡划算得多。

2016年初,徐美琳听从建议,借了10多万元开始养牛。割草、备料、投料、防疫、打针,徐美琳在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边干边学。

这年6月,突降暴雨,村后河水猛涨。为了把还在河中间的牛抢回,徐美琳差点被洪水吞没。看到被洪水冲走的一头牛,徐美琳心急如焚,那可是价值2万元的牛呀。后来还是村干部找人,把冲到下游的牛给找了回来。

“是干部们的帮助给了我干下去的勇气。”徐美琳说。

2017年底,徐美琳养的牛出栏7头。当年徐美琳一家脱贫,她还被评为孝昌县脱贫先进典型。

脱贫不是终点,致富才是目的。为帮助徐美琳扩大规模,李子玉个人担保,鲁三如等工作队员协助,5万元扶贫贷款应需而至。

曾经为给爱人治病,徐美琳借了钱但心里没底,就怕还不上。现在为养牛,徐美琳先后借款20多万元,却是底气满满。

2018年底,徐美琳养的牛出栏20头,收入近30万元,获利6万元。徐美琳提前就把5万元贷款还了。

11月15日,初冬的阳光暖暖地撒在牛舍上。正在为40头牛备料的徐美琳看到李子玉和李松柏又来给她帮忙,高兴地说:“今年行情不错,年底出栏13头牛应该可以收入20万元。”两人问徐美琳还有什么困难,徐美琳笑道:“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小康的日子在向我招手呢。”(孝感日报记者张德平 陈立吾 杨小英 张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