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校园贷”是指一些非法机构通过“零利息”“超便捷”“零风险”等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学生向其借款,最终引诱借款学生跌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不良“校园贷”的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
近年来,不良“校园贷”机构滥发高利贷、暴力催收等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拒绝校园贷 从我做起
有调查显示,近四成大学生不了解“校园贷”利率,也不会去计算其背后的实际利率。
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学生群体进行“校园贷”呢?
为什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学生们的消费情况:
必要支出包括吃饭、交通、教辅资料、电话费、医疗费等。
非必要支出支出包括社交娱乐、零食饮料、鞋帽服饰、护肤彩妆等。
1405.3元≈每周351元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用于每周的日常生活应该是充足的。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学生选择“校园贷”呢?
1
攀比心理在作祟
2
轻易相信陌生人、戒备心低
3
没有合理地规划使用自己的生活费用
风华正茂与颓废不堪
真的是一念之差
↓↓↓
别让“校园贷”,“贷"走你的人生
怎么办?
1
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对广告中的优惠要多留一份心眼,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勿盲目轻信。
2
理性消费。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
3
使用正规的贷款产品。如果确需贷款,一定要选择安全系数高、信用口碑好的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产品。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在此也奉劝从事不良“校园贷”业务的机构和个人,尽早悬崖勒马,否则等待你们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不良“校园贷”整治工作,教育部、公安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对不良“校园贷”机构进行严厉打击。
近日,教育部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已经在“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开通不良“校园贷”举报通道,向广大师生、家长征集不良“校园贷”线索,广大学生和家长可关注微信公众号,积极参与,准确提供线索信息。对举报线索,将严格保密。
了解举报详细信息,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END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素材:综合自网络
出品:孝感市公安局融媒体中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