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昌县小悟乡“阳林幸福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的29套新房中,有一套新房正等贫困户阳春芳、肖双玲夫妇入住。
结婚28年,阳春芳与肖双玲一直住着简易的土坯房。每逢大雨,雨水直往家里灌,大人孩子舀家中积水到天亮的心酸往事,肖双玲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阳春芳身体不好,有肠梗阻,先后做了两次大手术,每年都要住院。家里两个孩子,还有生病的老人要赡养,阳春芳拖着病体外出打工,肖双玲在家照顾老人孩子。
为了生计,肖双玲什么都干:种田、采茶、养鸡、养猪、砍柴、打板栗……
板栗成熟的季节,肖双玲天蒙蒙亮就上山打板栗,再一趟趟挑回家,直到天黑看不见路。晚上回家也不能停,要赶着把板栗剥出来,早点卖出去。“到山上打板栗近的2、3里路,远的有5、6里路,我一个人一次只能挑个几十斤,想多卖点板栗,我就白天多跑几趟。”说起曾经的艰难,肖双玲很淡然,哪怕家里养着20多只鸡和4头猪,她和孩子们都舍不得吃鸡肉、鸡蛋和猪肉,而是卖了钱,给孩子攒学费。
日子再难,阳春芳夫妻俩也要坚持让孩子读书,“把孩子培养好,比什么都重要。”
两个孩子也很争气。儿子阳康初中毕业时以647的高分进入孝昌一中,后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本校研究生。去年,儿子阳康、女儿阳梦一个研究生毕业、一个大学毕业,阳康进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院工作,阳梦在武汉一家外贸公司任部门经理,孩子们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寄钱。
肖双玲说,孩子们特别懂事,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反而懂得感恩,主动帮助别人。小时候,阳康主动跟她上山打板栗、回家剥板栗,不管什么时候放假回家,都上山帮忙砍柴。有一年,肖双玲给阳康买了一套秋装。阳康在身上“比了比”,衣服小了,他自作主张,连同其他两套穿小的衣服,邮寄给了县民政局,捐赠给了困难家庭。
“孩子都有出息,我们现在又分到了新房,以后的好日子更有盼头啦!”肖双玲直言,只要肯努力,幸福就在眼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