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孝感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2017年投资工作安排

2016年孝感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2017年投资工作安排

 

一、2016年投资运行总体情况

2016年,孝感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9.43亿元,增长17.3%,较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但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2016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607.33亿元,增长31.1%,高于全市投资平均水平13.8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增速超10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速超45%;城市基础设施增长27.5%。

2.文化产业投资增长较快。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施工项目104个,同比增加19个,计划总投资267亿元,增长14.4%,完成投资85.64亿元,增长31.5%,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14.2个百分点。

3.涉农领域投资增速迅猛。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83.80亿元,增长81.8%。其中,涉农项目完成投资38.10亿元,增长了4倍多。

4.民间投资增速探底回升

2016年,全市民间投资1328.65亿元,增长2.8%,较上月再回升1.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探底回升迹象进一步显现。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占全部民间投资的57.7%,较去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工业领域完成民间投资766.37亿元,增长10%。

二、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1.工业投资结构有待优化。一是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2016年,全市工业投资855.37亿元,增长11.7%,低于全年月均增速7.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由年初48%回落至45%。二是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速低。2016年,全市制造业投资763.30亿元,增长10.6%,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完成170.27亿元,下降11.2%,大幅低于去年18.1%的同期水平。制造业投资中技改项目完成投资占比由去年的27.8%回落至22.3%。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负增长。2016年,全市高技术产业仅完成投资49亿元,同比下降34.3%,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的10.8%下降至6.4%。

2.产业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日益凸显2016年,全市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仅增长9%,完成投资1030.4亿元,同比下降0.4%。从大项目看,2016年全市5000万以上新开工大项目257个,同比减少233个,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12.6%,完成投资同比下降30.3%。初步估计结转到2017年的续建项目不足270个,同比下降18.4%,计划总投资不足1900亿元,同比下降11.7%。在高基数压力下,2017年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将日益凸显,也必将对全市投资增长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3.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增长有难度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扩张明显放缓,且有收缩迹象显现。2016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月均仅增长4.3%,分别低于全部投资和去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月均增速13.1和22.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0.02亿元,同比下降6.7%,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快速扩张十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2016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2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低于全国(22.5%)、全省(18.9%)平均水平,总体“去库存”压力犹存。

三、2017年投资工作初步安排

从当前投资增长的环境、需求和项目支撑来看,2017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仍将呈现下行态势,但保持较快增长的基础较为稳固,预计全年投资增幅16%以上。从增长潜力看,我市投资增长面临诸多机遇。一是补短板需求较多。我市在棚户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短板,增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都有较大的投资需求。二是灾后重建任务重。2016年我市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城乡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毁。全市梳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补短板项目868个,估算总投资1216.6亿元。三是新旧动能转换空间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企业效益呈现持续向好态势。加之,随着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工业投资保持继续较快增长的空间较大。

2017年,我市将坚持以扩大有效投资强基础、壮产业、保民生,通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积极招商引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和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形式,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

(一)围绕结构调整,推进实施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全年计划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转型项目116个,总投资878亿元,2017年年度计划投资253.6亿元。华工正源智能终端产业基地项目,批复总投资6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3亿元,两年时间建成,形成年产2400万台宽带接入终端、500万台路由器产品的生产能力。金凤凰纸业年产110万吨环保包装纸扩建项目,批复总投资15.8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5亿元。汉川18万吨高聚物材料新建项目,批复总投资6.8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3亿元。大悟县中广核风力发电项目,批复总投资13.4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9亿元。大悟县光伏扶贫PPP项目,批复总投资14.4亿元,年内计划动工建设。

(二)围绕新型城镇化,推进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

2017年新建亿元以上项目27个,年度计划投资46亿元。交通方面,G107国道孝感市肖港至张公堤段改建工程总投资12.3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1.2亿元;G316孝南段改建项目2017年计划投资3亿元;世行贷款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示范项目孝感安陆市交通基础设施子项目2017年计划投资1.5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孝感市城区2017年政府投资项目190个、计划投资106亿元以上,集中推进实施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三)围绕灾后重建,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和城市防洪排涝项目

根据2016年我市严重灾情,组织策划了4大类8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工程包,涉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防洪排涝、防洪道路、水环境治理等方面64个子项目,总投资4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8个。2017年计划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31个,总投资133亿元,2017年计划投资32亿元。汉川汉江堤防除险加固治理险工险段9处2.6公里,孝南东风垸围堤、幸福垸围堤等十余公里堤防加高培厚,应城市老观湖湖堤加高培厚13公里,临空区童家湖堤整治6.5公里、围垸堤防整治3.5公里,30座新出险病险水库及11座三类坝水库除险加固,7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在今年汛期前全部完工。

(四)围绕绿色发展,推进实施一批生态环保项目

重点实施总投资5.7亿元的孝感市静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汈汊湖湿地保护建设项目、总投资3.1亿元的安陆市府河西岸水生态系统与水环境治理项目、总投资2.8亿元的大悟县县域430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总投资5亿元的大悟县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及污水收集管网延伸工程,以及应城市、云梦县老县河综合治理项目等。同时,我们正在抓紧策划孝感城区老澴河综合治理项目,在老澴河8.6公里沿岸范围内,推进实施水生态修复、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棚户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系列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约150亿元。

(五)围绕共建共享,推进实施一批社会民生项目

全年计划实施社会民生项目177个,2017年年度计划投资162.9亿元。集中财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2017年实施棚户区改造计划19289套、基本建成11040套,年度完成投资40亿元。

四、2017年抓投资重点工作举措

第一,坚持开放合作,着力拓展投资增长新领域

一方面,狠抓重大战略对接。加快实施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两带一群”战略,建立 “两带一群”重大战略项目库,从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融合、生态环保等领域着手,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一体化步伐。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着力打造对接武汉的“桥头堡”,加快汉十铁路孝感段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面向市场引项目,把握招商新常态,抢抓政策窗口期,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强化“三定”(定向、定点、定时)、“三多”(多形式、多区域、多领域)、“三维”(瞄准外企、民企、央企)招商,以“亲”“清”关系开展产业链招商、二次招商。

第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新活力

一是从供需两端发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制定出台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民间投资、PPP等配套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二是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投资项目“三个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开展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三是积极推进“双创”。深入开展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健全完善“1+2+N”系列配套政策。四是大力破解项目建设要素制约。组织金融机构开展“不压贷、不断贷、不抽贷”活动,继续实施“七大土地增容措施”、“槐荫人才计划”,着力破解用地、用工、人才难题。

第三,坚持突出重点,着力落实投资工作新要求

按照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的原则,不断扩大政府投资,引导民间投资投向,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促进实体经济增量提质,提高社会民生服务保障水平。一是组织实施“双百工程”。强力推进“十三五”事关孝感发展全局的100个重大工程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项目,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和工作时间节点。二是扎实推进省级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要素保障和协调工作力度,市级领导挂牌督办,全力服务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三是组织实施孝感城区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计划。主要涉及道路交通、新社区建设、园林绿化、给排水工程、城市管理与维护、教育文化卫生设施建设等,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资金和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四是积极推进PPP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一批项目落地。

第四,坚持落实责任,着力完善投资管理新模式

一是强化投资环境营造。以全省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为契机,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办成事、创新创业干成事”活动。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把各项促进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扩大企业和群众的知晓率,促进民间投资政策落地生根,坚定企业投资信心。大力推进投资项目审批便利化,实现项目审批网上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目的。二是强化投资计划执行。按照国家、省发展改革委工作要求,加强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督查,对项目管理不规范、项目建设进展落后的地区和部门,下达督办通知,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强化工作责任落实。落实“双包保”、“六个一”制度,按季度对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开展拉练式督导检查。结合全市政风行风建设,以“纠风正纪促跨越”活动为抓手,大力整治影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顽疾,倒逼提升政策落实效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