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姓名:李燕
简要孝行:创业救亲
李燕,女,19岁,中共预备党员,湖北职院学生,院义工社社长。她一岁时,父亲在某事故中脑部受伤,患上间歇性精神分裂症;2007年母亲患上尿毒症,每月需做10次透析。因为没有医药费,父母要放弃治疗,她跪在父母面前,声泪俱下:“你们是我的亲人,养育之恩当报,治病借的钱,我打工创业还!”她每周用自行车将母亲推到医院做透析两三次。2010年,医院给其母亲下了病危通知书,她恳请医生再作一次努力,把母亲从死亡线边拉回来。她勤工俭学,开办“笑行天下”网店,入驻该院大学生创业基地,与同学合作,注册成立公司,创业筹集医药费、生活费和学费。一年收入几万元,但她总是穿那几件衣服,6年前小姨给她的一部手机一直用到现在。她照顾父母、创业、学业、义工兼顾。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双亲病情稳定。她创业的收入,一部分用于还债,一部分用于帮助社会孤寡老人。
孝子姓名:余继南
简要孝行:“负翁”办院
余继南,男,60岁,金色时光老年服务中心创办人。他10岁丧父,15岁外出打工养家,有能力赡养母亲时,母亲却去逝。“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为了不留遗憾,1993年他回家创业,为岳父母盖起宽敞舒适的房子并细心照顾。他从母亲想到众多子女外出打工而留守的老人,于是,他用所有积蓄办起养老院,动员爱人、女儿、儿媳为老人服务。精心的照顾使得入住率不断提高,想入院老人需排队等候。看到老人失望的眼神,他难过、愧疚。2010年,他变卖所有的房产,举债300万元投资建设有200张床位的金色时光老年服务中心,为此,他从千万富翁成为百万“负翁”。他穿的衣服是100多元一套的地摊货,皮带裂开了口,儿子花上百元为他买了条皮带,他狠狠地批评了儿子一顿“这太奢侈了!”他减免困难老人费用,逢年过节还给老人零花钱,买蛋糕做长寿面为老人过生日。
孝子姓名:胡昌凯
简要孝行:孝责同行
胡昌凯,男,34岁,汉川市马鞍乡联洪小学教师。在他刚出生时,父亲患急性脑炎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的全部重担都压在母亲的肩上。2010年,母亲中风偏瘫,他和妻子日夜守候,悉心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给她按摩、推拿、起坐、翻身。有一天,父亲意外地跌坐在树桩上,从直肠刺到膀胱。他连夜把父亲送到医院,住院三个月,他每天帮父亲处理大便,把赃物从肚子上的袋子里排出来。他小心翼翼,不让父亲有疼痛,更不能让父亲有其他想法,保持房间清洁没有一点异味。临近春节前,他送父亲去武汉做检查,陪着父亲在医院过了一个“年”。父母亲几进几出医院,生活十分拮据,为节省开支,自己用方便面和大馒头充饥,在床前打盹,但尽量让父亲吃好一点增加营养。他承担家里所有的农活,庄稼没有辜负他;他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所带年级科目全乡前茅,被评为汉川市优秀园丁。
孝子姓名:陶霞英
简要孝行:任劳任怨
陶霞英,女,45岁,云梦县曾店镇福利院副院长。名义上是副院长,其实就是资深护理服务员。她把福利院当家,把院民当亲人,任劳任怨精心护理福利院48位孤寡老人和痴呆傻瘫等特殊老人,甘当福利院老人们的好女儿。十几年如一日,缘于对自己婆婆的孝情倾注到福利院高瘫、残疾老人中,像伺候自己父母一样,细心为生病老人喂饭、擦身、按摩,为病故老人送终办丧事。她自学护理知识,是云梦县乡镇福利院中唯一取得护理职业资格证书的护理员。她无微不致照料老人,为那些残疾、瘫痪老人制定护理方案;对48位院民生活起居,她有一本“明细帐”,老人身体状况、脾气性格、饮食爱好,她了如指掌;对老人生日,她熟记于心。她针对不同老人给予个性化服务,让老人开心舒服。大年三十,她与老人一起吃团年饭;初一大早逐一给老人拜年。院民称赞她是“我们的好女儿。”
孝子姓名:肖伯争
简要孝行:苦婿侍老
肖伯争,男,45岁,安陆市巡店镇新堤村农民。1987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当了肖金珍家的上门女婿,成为奶奶、妈妈、爱人和妹妹四个女人中唯一的男劳力。岳母患有轻度的精神病,80岁高龄的奶奶因病瘫痪,他和妻子共同承担起照料岳母、奶奶的责任。为奶奶端屎倒尿、翻身喂饭、换洗被褥、请医看病。如今,90多岁的奶奶思维清晰,身上从未生褥疮,屋里也没有难闻的气味。岳母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经常无故发脾气。收割时节,劳累一天的他刚回家,岳母劈头盖脸说“还不做饭!”他从不顶撞岳母,也不向妻子报怨,默默地承受。为了养家,他把别人不愿种的田地都收集起来,起早贪黑劳作,为妹妹风光操办婚事。为了照顾好奶奶岳母,他只好就近打短工。在村民眼里,他没有穿过象样的衣服,但为了奶奶岳母,他舍得买药、买营养品和水果。他苦自己善等老人成为村民学习的榜样。
孝子姓名:陈昌
简要孝行:无“缘”之爱
陈昌,男,36岁,大悟县高店卫生院职工。其妻自幼父母双亡,是养父一手带大。2001年春节,曾做过白内障手术的养岳父突然双目失明,生活极为不便。他主动向妻子提出将养岳父接过来与他们一起生活。前几年,妻子迫于生计,到广东打工。照料养岳父的重任落到他一个人肩上。夏天,他为老人扇扇子、擦洗身子;冬天,天气晴好时,他将老人扶出来晒太阳。为了排遣老人的寂寞,他还专程跑到县城为老人买来收音机。平时只要有时间,他就陪老人聊聊天、读读报、拉拉家常。老人想吃啥喝啥,他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没有一句怨言。哪怕工作再累,心情再烦,回到家对老人则和颜悦色,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服侍得干干净净。前两年,母亲因病去世,他又把七十多岁且患有高血压、脑梗塞的老父亲接到身边赡养。担子更加重了,但对两位老人的孝心却有增无减。
孝子姓名:吴克武
简要孝行:泰山亦父
吴克武,男,51岁,孝昌县白沙中学教师。岳父94岁,是抗日老战士,岳母92岁,共有三女。作为幺女婿的他,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照顾老人的重担。1993年5月,岳父肺结核病引发气胸,病情危急,他迅速将岳父送到孝感结核病医院,给老人做了手术。经过三个月的精心治疗,岳父的病情得到了缓解。术后,吃饭、穿衣,洗澡、大小便全靠他一人来料理。有一次,他给岳父洗澡,老人因大便失禁,将大便拉到洗澡盆里,感到很不好意思。责怪老人无疑伤害其尊严。他一边清理一边说“没事”。岳父外出不便,他买回电动按摩机给老人按摩,买回理发工具,自己学着给老人理发。晚上,他在岳父床边备课;睡前,尽量多陪岳父坐一会,有时扮笑脸让岳父开心;冬天,他和岳父睡在一张床上,怀抱岳父冰冷的双脚。闲暇时,他给岳父读珍藏的回忆录,老人想起往事,脸上总是布满笑容。
孝子姓名:冷红红
简要孝行:敬奉三老
冷红红,女,42岁,孝感市文昌中学教师。2002年初,91岁的爷爷因大叔家翻建新房,爸妈在武汉只有一居室,而她刚好分到了两室一厅的住房,爱人一直在武汉工作,她毫不犹豫地将爷爷接到孝感伺候。没想到就是十年。第二年,新房做好了,可大叔意外离世,父亲患胸膜炎,她留下了爷爷,又接回爸妈。04年,她安排爷爷做了白内障手术,让老人重见光明。平时,她陪爷爷散步,到街心公园看别人跳舞。爷爷高大,弯不下腰,她每天给爷爷端水帮爷爷洗脚。后来爷爷行动不利索,她买来轮椅推爷爷出门。爷爷过了100岁才仙逝。05年母亲骨折,后两度中风,长期在轮椅和床上生活。母亲埋怨自己拖累了女儿,她说:有妈的感觉那才叫好呢!她照料爷爷的同时也精心照料母亲。父亲刚来时,她陪父亲到医院作全身检查,及时治疗和预防。现年近八十的父亲健康快乐地生活在她身边。
孝子姓名:李愿华
简要孝行:著书顺母
李愿华,男,48岁,孝感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放弃三次进省进京的机会,为的是照顾母亲。母亲一生不识字,但希望儿子写文章出书。母亲的厚望,激发了他创作的勇气和力量。通过不懈努力,一部深受专家、学者赞誉的中国第一部20余万字的专著《警察心理学》出版问世了,填补了国内空白,首开系统研究我国新时代警察心理学之先河。有一次,母亲的状态不太好,在床上躺了一天,喘气困难,没有一点精神。时值他出版了小说《铁骨忠魂》。母亲闻言马上睁开了眼睛,没有一点生气的脸突然灿烂起来,断断续续地说:“儿子,妈高兴!妈不闭眼就是为了看到儿子有出息!”母亲说罢,要他扶起她,摆酒庆贺。今年,他撰写的55万字武侠小说《千年血火》计划年底付梓出版。他说:“这将作为2014年新年礼物送给亲爱的妈妈。如有可能,希望作品能拍成电视剧,让母亲看看”。
孝子姓名:周遇春
简要孝行:孝老爱亲
周遇春,男,44岁,中共学员,孝南区三汊镇中学副校长。1999年冬,其父罹患肺癌。哥嫂在广东打工,他在离家十公里远的涂店中学任教,他选择了独自侍奉老人的义务。2000年3月,父亲卧床不起,母亲照料非常吃力,他坚持每天下班后骑车回家。10公里的颠簸路,每天骑自行车一个来回,他坚持了足足3个月,一直到父亲去世。父亲去世后,他悉心照顾母亲。母亲患高血压,他坚持买药13年。怕母亲孤单,他买来电视;为方便联系,他买来手机;母亲喜欢楚剧,他又买来随声听……每到周末,他都要回家看看。老人三次住院,都是他操持。母亲80岁了,行动不便,他就将老人接到身边。岳父母都七十多岁,命运多舛,两个儿子相继离世。他像对待双亲一样对待二老。舅弟发生交通事故那年,舅侄只有七岁,读小学一年级。他坚持将舅侄带在身边,直至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孝感市第七届“十大孝子”(2013年)合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