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供水管网管理迈入“数字时代”

我市供水管网管理迈入“数字时代”

首次全景、直观展现市区庞大的地下管网

3月8日,记者获悉,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已顺利通过项目验收,这标志着我市城区管网管理已从“图纸时代”走进“数字时代”,GIS系统进入应用阶段,智慧水务架构初具雏形。

据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市区一体化”供水的快速推进,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现已覆盖中心城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孝南经济开发区、孝南区部分乡镇以及云梦县城乡,服务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但长期以来,深埋地下的管网多靠图纸分区域、分时段记载,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一旦遇到突发故障只能凭经验人工探管定位,既增大了抢修难度,也增加了漏损。同时市区供水管网建设年代不一、材质管径各异,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布局、错综复杂,且随着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很多管线所处位置逐渐偏离了图纸标示区域,进一步增加了定位难度。

为加强供水设施信息化管理和确保管网系统安全运行,去年9月,该公司正式启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项目建设。公司以规划部门前期地下综合管线形成的数据成果为基础,通过管线普查、实地勘测定位和抢修开挖数据校准等方式,经过工作专班近半年的努力,累计探测数据节点1.02万个,完成270公里供水管道、3016个闸阀和1022具消防栓的数据探测和建库,同时配套了硬件设施,建立了管网移动采集、应用子系统。在计算机应用软件辅助下,市区庞大的地下管网“宫殿”得以首次全景、直观展现。

管网GIS系统建立后,工作人员可快速查询管线信息、现场定位,为供水管网维护管理、设计施工、分析统计、规划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全面提升管网运营水平,并搭建起智慧水务框架,基本实现供水业务的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运作。

据了解,下一步,该公司将依托GIS系统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建立管网巡检维护、工程管理、分区计量(DMA)管理和三维管线数据集成展示等应用系统,实现对管网漏损的有效控制,并与市区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建立共享机制,进一步推动智慧水务和数字城市建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