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县域经济质效好后劲强

产业集聚夯底盘 改革创新激活力

我市县域经济质效好后劲强

县域活,则全市活;县域强,则全市强。5年来,我市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前进的重要“马车”,抓市场谋发展、抓企业保增长、抓创新强后劲、抓服务创环境,不断聚集支撑发展的有利因素,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势头稳、质效好、环境优、后劲强的良好态势。

坚持区域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近年来,我市突出抓好25个优势特色工业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结构合理、产业类同、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型航母”,初步形成了建工日用、机械金属制造、食品医药、纺织服装、化工、高新技术等六大类行业板块,不仅构建了全市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也形成了从“点(企业)——线(行业)——面(园区)——块(集聚区特色产业板块)”的经济发展态势。截至2015年底,25个产业集聚区共集聚近4000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家791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1亿元,同比增长7.2%,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75.5%。

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松绑给力”,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我市不断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方法,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扎实开展产需“五个对接”活动,组织“优质服务办成事,创新创业干成事”和“千名干部进千企,优质服务促发展”活动,全力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释放改革红利,推进跨越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257项;推行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到31.3万户;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4个军民结合产业园聚集企业63家,产值达到165亿元;探索“融智+融资”的小微企业贷款新模式,通过政银企“集合贷”“增信贷”为180余家企业解决贷款14.5亿元;出台优势产业集聚区与院士专家团队对接办法,推动全市25个优势产业集聚区植入院士专家团队,借高端智囊引领产业攀高发展,目前15个产业集聚区与院士专家建立了对接机制, 30家工业企业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

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纷至沓来。日本提爱思、铃与国际、日本松土、日本总和等一批日资项目相继落户市高新区,不断释放发展活力;汉川引进中广核光电、欢乐家二期、广州双桥股份、科威利制冷设备等过亿元项目10个,湖北衣谷正携手阿里巴巴共建“阿里巴巴·汉川产业带”,发展潜力巨大;应城着力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出台招商引资企业跨区落户、中介奖励办法等,招商引资质效明显提升,为县域经济发展添动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