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联动助环保产业健康成长

创新+创业+创客+创投

“四创”联动助环保产业健康成长 

11月23日,由市科技局牵头引进的香港红豆杉(国际)技术创新环保联盟、香港积灿控股公司,与市高新区的湖北大自在生态科技公司成功签约,由港方公司投资2.3亿元,开展紫杉醇提纯与环保技术等项目合作。

我市科技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着力营造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效应,助力环保产业健康成长。

我市《关于大力推进动力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城市的意见》在诸多领域惠及科技创新,包括设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和投资基金、支持各类众创空间建设等15项“硬货”,扶持企业走生态创新创业之路。全市节能环保领域在建的国家和省、市三级科技立项44个,资金总额度4650万元,撬动项目工程产业化社会总投入累计61.25亿元。在今年兑现的2015年度市级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券和全市科技创新成果奖励中,投向节能环保产业领域达1120万元,占总额的40.4%。通过科技部门的牵线搭桥,全市节能环保企业先后与4个国际专业学术机构、60余家国内高校院所广泛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共克技术难题,实现互利共享。节能环保领域的省级创新研发平台已达55个,孵化创客1200多人,获得授权专利技术373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

科技“四创”联动让各路创客激情涌动,一批中小微企业和行业“龙头”迅速投向节能环保这一“朝阳产业”。湖北中碧环保、富邦科技、双环科技、中凯新能源、金日生态能源、风绿科技、泱盛生物、天翔矿业等一大批创业主体,快速成长为节能环保领域的领军企业;湖北大自在生态科技、孝感清世界环保、超前锅炉、星火化工等一批“草根”企业纷纷进军生态产业。在今年全国“双创周”启动仪式孝感分会场,创客自主研发的环境监测无人机、污水处理设备、空气净化器、利于土壤修复的缓释材料等30多项节能环保新技术与产品首次亮相,引发广泛关注。由科技部门主导,成功引进专业创投机构和社会产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基金达2.86亿元,可用于我市风能、固废处理等环保产业。项目完成后,将为我市开辟更加广阔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

同时,科技部门严把政策、项目关口,营造行业公平竞争环境。近年来,全市先后有5家企业因环保技术不过关被取消科技项目竞争或申报高企资格,3个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在建设期间由于环保技术走样被勒令限期整改。

据统计,经过科技部门培育的中小节能环保企业105家,其中63家转型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我市已认定高企总数的41.7%;经登记认证的高新技术产品达635项,其中节能环保产品占42.5%;破解该领域技术难题52项,其中33项填补了国内、省内空白,一大批技术与产品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