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晖杨进平
今年5月营改增全面推开后,体现出税制磨合期、行业调整期、政策过渡期“三期叠加”,给税收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孝感市国税局数据显示,6至7月份,该市金融保险、房地产、建筑安装、生活服务四大行业税收同比下降64.06%,减收3.57亿元。
匠之大者,为国为税。8月9日,孝感市国税局审时度势,主动适应“营改增”后税收管理新挑战,在全市国税系统开展了“补作风短板、补收入短板、补管理短板,促全面发展”的三补一促活动,有效提高征管努力程度。
“孝感市局针对营改增后的新挑战,开展‘三补一促’活动,很有成效,值得各地学习。什么叫工匠精神?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就是要体现专业特色,就是要把工作做到极致。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9月26日,湖北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国钧批示肯定道。
“报告很好!精准研判了营改增后税收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及潜在风险,制定了系列防控措施。希望市国税局再接再厉,采取得力措施,在确保税改新政落到实处的同时,确保税收收入平稳增长。”10月8日,孝感市市长滕刚在报告上作出亲笔批示。
找问题寻根源
“要从面、线、点多个维度,深入开展四大行业分析,摸清原因,稳住趋势,放大效应。”在“三补一促”活动启动仪式上,局长邓银汉强调。
全面盘点,摸清底数。孝感市国税局组建27个工作专班,成立40个调查小组,对全市四大行业纳税人逐户开展实地调查。局领导带头调研,每名局班子成员身先示范,分片负责,深入各县市区局访实情,查问题促提升。
“孝南接收地税部门移交纳税人4092户,从3月10日启动到5月1日转换税制,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急,对纳税人税制转换前核查确认难免出现不细致,市局此次开展三补一促活动,对摸清底数、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营改增后续工作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孝南区国税局征管科负责人陈峰表示,该局按照“一户不漏、一分不少、一项不丢”,成立17个调查工作专班,采取全面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户籍基础信息核查与税源信息调查相结合、有税纳税人调查与减税纳税人调查相结合,对1439户单位纳税人和达点个体户、51户减收较大重点纳税户、26户生活服务业一般纳税人进行了重点核查,摸清了税源情况,找到了症结。今年9月份,该局四大行业营改增税收收入止跌回升,同比正增长55%。
“我们走访调查注重利用房产、土地、财政等政府部门三方信息,掌握开发区工程立项和建设情况,对比企业生产经营数据,逐户建立分析档案,详细税负上升(下降)的主要原因、后续跟进工作举措。”高新技术开发区国税局局长黄汉奎介绍,该局管辖建筑、房地产行业301户,截至7月底,建筑业实现增值税1630万元,税负率1.92%,与同期税营业税税负3%相比,税负下降36%。房地产业实现增值税753万元,税负率4.71%,与同期营业税税负5%相比,税负下降6%。
一步步调研脚印、一项项核查数据、一条条后续举措汇集成做好“后营改增时代”的工作指南,从“整体分析,抓住全面;经营特点,行业到线;分户实情,具体到点”三个维度,剖析了营改增运行现状、特点,当前存在的3个方面8个问题,并针对性的制定了17条具体工作举措。
攻难点挖潜力
“四大行业在税收磨合期、行业调整期、政策过渡期三期叠加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既是短板,也是潜力;既要直面问题,也要积极应对。”孝感市国税局副局长刘云发在“三补一促”推进会上强调道。
孝感是建筑之乡,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6家,实现总产值436.3亿元,增长10.6%。但企业省外经营额占比较大,有的达到50%以上。如何将这部分税源管好?市局党组从促进我市财源建设的高度,积极向市委政府建言献策,并与市财政局、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组成专班,到孝感企业在外较集中的北京、哈尔滨等省市实地调研,沟通当地税务机关交换意见,探索了我市外出建筑劳务企业转型为建筑劳务派遣企业的可行性及路径。既防止了税收流失,又壮大了财源规模。
“我们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一个20余人的评估专班,对城区房地产企业进行精准评估,督促企业遵从税法查漏补缺的同时,服务企业化解涉税风险,规范经营,挽回损失。”孝感市国税局纳税评估负责人刘庚介绍,评估专班还加强与财政、土地等部门联系,充分利用三方信息开展评估,目前获取三方信息150余条,已对6户房地产企业评估税款1356万元,审增应纳税所得额2862万元。房地产业税收举足轻重,占四大行业税收比重30.1%。孝感市国税局为规范该行业税收征管,补齐短板,开展房地产行业专项纳税评估。
“我们在部署专项评估工作中,强调‘管’、‘评’互动,不仅要求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精准评估,还要求开展事后分析,提出加强行业管理的工作建议,税源管理部门根据反馈意见整改,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部门联动发力,管好整个行业。”孝昌县国税局局长陈晓云表示。县市区局根据市局部署,纷纷成立专班,开展专项评估,市县一体、与市局同频共振。
补短板强管理
“四大行业税收管理存在问题不可怕,我们要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孝感市国税局局长邓银汉要求全市国税系统各部门要敢于直面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管理。
针对“三补一促”活动发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全市征管部门主动加强与房产、土地、规划、工商、财政、农业、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利用土地出让,项目审批,房屋存、建、销等信息,分项目、分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居民住宅和登记部门,建立台帐,掌握企业建、存、销数据,主动把控税源。
“四大行业是国税部门之前从未管理过的行业,此次全面推开营改增后,国税部门现有的管理手段、管理理念难以适用,基层税收管理员也难以适从。”孝感市国税局征管科负责人姚昆表示,补齐税源管理短板,重在补理论、补方法。市局突出从基础信息上管住房地产行业、从源头控管上堵住建筑安装业、从多方联动上留住金融保险业、从收入核实上控住生活服务业等行业重点,制定“四大行业管理办法”,使基层税收管理员按图索骥,强化四大行业日常管理,补基础、补平时,补齐组织收入短板。
“守土一方,敢担其责。”营改增后,人少户多,疏于管理、责任淡化是县市区局、管理分局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大悟县国税局局长黄斌表示,该局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结合干部的业务素质、岗位工作量、工作难易、风险程度等因素,运用“绩效考核”思维,科学优化岗责考核体系,促进每名国税干部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作为。
“补发展意识之缺,补作风建设之力,补征收管理之责,补精准施策之短,补改革创新之源,补奋勇争先之气。”孝感国税人正以税收工匠之魂,历史担当的使命感,通过开展“三补一促”,主动迎接“营改增”后税收管理的新挑战,赢取国税事业发展新机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