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海底捞新规引热议,回应了



近日,#海底捞要求必须点锅底#一话题登上热搜。有消费者曝出海底捞已经不能点4个清水锅了,必须点一个锅底。对此,海底捞全国客服称必须付费点一个锅底,否则不能下单,且不能自带锅底。禁止单点清水锅是今年的新规定,在全国门店统一执行。




图片

图片


海底捞上海某门店店员表示,单点清水锅的顾客还是很少的,但确实有顾客吃一顿火锅只花了几块钱。随后,记者联系到海底捞,其相关负责人表示暂无回应。


图片

社交平台上有网友用调料调锅底


相关话题下,有网友评论称,“合情合理”。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也有人表示,自己就是喜欢点清水锅。


图片




从自带菜服务 到“谢绝自带食材”


海底捞调整规定,近期已不是第一次。就在2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海底捞因门店不支持消费者自带菜品引发热议。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去吃海底捞之前买了部分食材,到店准备煮的时候被告知不可煮自带食材。


不过,一位消费者向记者透露,今年一月底在海底捞一门店用餐时还自带了手切羊肉,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可以自带食材。同时,该消费者还称在门店用餐时,曾见到过其他消费者自带螃蟹要求门店帮忙处理的情况。记者浏览社交平台发现,多位消费者都曾自带食材来到门店用餐,店员可以帮忙处理。


图片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海底捞APP咨询门店是否可以自带食材,相关客服人员表示,海底捞是可以自带酒水、饮品的,但出于食材管理和用餐安全考虑,谢绝自带食材。如消费者有特别喜欢的产品欢迎随时推荐,海底捞会考虑加入菜单。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海底捞客服电话,相关工作人员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并表示为新规定。此外,记者拨打多家门店电话后了解到,门店工作人员与上述客服人员的说法均相同。


根据此前海底捞火锅haidilao Taiwan透露的信息显示,消费者自带食物的数量和品类较多,已经大大超出了海底捞食品安全的可控范围,为避免出现影响消费者用餐健康的情况出现,海底捞台湾各店自2月15日起便不再开放自带食材服务。


图片


据Tech星球报道,海底捞自带菜服务于2017年底推出,其目的是为了让顾客能够在海底捞吃到自己想吃的,得到更好的用餐体验。在此之前,去海底捞吃火锅是可以自带食材的,甚至服务人员会帮消费者将菜品处理干净,还可以免除服务费。但自带的菜品需要留样登记,并签一份免责协议。海底捞客服表示,现在则会让顾客把自带菜带回家。


此外,海底捞还因“牛肉粒变素”、“缺斤少两”等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此外,也有不少网友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吐槽”,表示海底捞不再主动送上小零食等。


图片


据悉,在海底捞成本结构中,原材料成本和员工成本是大头。在2021年,海底捞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为179.7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高达43.7%;员工成本为148.75亿元,占总收入比重高达36.2%。仅此两项,耗去了海底捞80%的营收。


在原材料成本上,海底捞一方面通过削减品类来降成本,如此前将备受消费者喜爱的牛肉粒,替换为味伴侣;降低小零食供应,不再主动续量等等。另一方面,某些餐企甚至通过变相涨价来降低成本占比,如主动减少餐品分量、甚至缺斤短两等等。


在员工成本上,海底捞也通过削减服务项目,减少员工量。


海底捞因为追求服务质量,员工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有媒体在计算海底捞单店员工成本发现,海底捞单店员工高达77个,员工工资8063元。作为对比,九毛九单店员工人数34个,员工工资4868元;呷哺呷哺单店员工22人,员工工资3927元。可以看到海底捞的员工成本要远高于餐饮同行。




“断腕之举”后 海底捞扭亏为盈


据南方都市报此前报道,2月24日晚间,海底捞发布正面盈利预告。公告显示,2022年,海底捞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346亿元,同比减少不超过15.8%;预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13亿元,而上一年度海底捞净亏损达41.62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图片


针对营收下跌,海底捞在公告中指出,这主要是受到疫情影响,海底捞位于中国大陆的若干餐厅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及客流量减少;同时因为实施啄木鸟计划,海底捞2022年1月至8月期间门店数量较2021年同期减少。


至于净利润上涨,海底捞主要归因于“啄木鸟”计划的实施,使餐厅营运效率提高。同时自2022年6月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的缓和,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表现明显好转。此外,由于注销从公开市场及以要约收购方式回购的2026年票据,海底捞获得非经常性收益3.29亿元。


所谓“啄木鸟计划”,指的是2021年11月,海底捞因为扩张太快而宣布要逐步关停数百家经营未及预期的门店,强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收缩业务扩张,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实际上,2021年,海底捞关店276家。“啄木鸟”计划被外界视作海底捞的断腕之举。该计划通过持续闭店等一系列调整措施,试图摆脱经营层面的重负。但短期内,该计划的确对海底捞的业绩带来冲击。因闭店带来的资产减值与计提,海底捞2021年陷入亏损。


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还在继续关店,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在全球拥有餐厅1435家,其中1310家位于中国大陆。海底捞尚未公布2022年餐厅的总数,根据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海底捞目前在全国拥有门店1347家。


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叠加假期消费刺激,自2022年12月份开始,餐饮业的复苏迹象逐步鲜明。过去几个月,在海底捞门店端,大桌用餐、团餐预订量在过去几个月里有所上升。从消费时点来看,节庆假日对于门店消费的拉动明显,同时夜宵时段消费、工作日商务用餐消费也都有所增长。


图片


根据海底捞发布的数据,1月23日大年初二开始,全国海底捞门店的客流开始大幅度增长,在1月23日至1月27日的5天里,共计接待顾客超650万人次,比上周同期客流增长20%。这其中,在1月26日,海底捞单日接待顾客超135万人次。


随后的元宵节、情人节等节假日,都在刺激顾客的消费热情进一步恢复。今年2月14日情人节当天,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人次超140万,同比2022年情人节增长超25%。


与此同时,情人节当天海底捞的外送订单量也出现明显上涨,环比上周同期增长2.4倍,同比2022年情人节增长2.1倍。而在刚刚过去的2月18日、19日周末两天,海底捞全国门店接待量,比一月份过年前的周末客流上升了15%。





(来源:北京商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王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