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申遗成功!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通过新一轮项目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图片

6月30日,在日照市岚山区浏园生态茶园,茶农们在采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据悉,“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图片

 5月6日,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仙凡茶厂工人在制作武夷岩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44个项目已先后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增强传承活力,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于2020年12月成立保护工作组,联合制定了《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五年保护计划(2021—2025)》,将鼓励传承人按照传统方式授徒传艺,依托中职院校和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巩固代际传承;举办保护传承培训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研学基地,编写普及读本,开展相关巡展活动,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加强确认和管理、提升建档水平、开展学术研究、完善保护协作机制、维护实践场所、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等措施,实施协同保护行动。文化和旅游部和相关地方政府将积极支持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组织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做好该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实践。


我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名录


1、古琴艺术 列入年份2008年
2、昆曲 列入年份2008年
3、蒙古族长调民歌 列入年份2008年(我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4、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列入年份2008年
5、羌年 列入年份2009年
6、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7、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8、中国篆刻 列入年份2009年
9、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10、中国书法 列入年份2009年
11、中国剪纸 列入年份2009年
12、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13、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14、端午节 列入年份2009年
15、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列入年份2009年
16、格萨(斯)尔 列入年份2009年
17、侗族大歌 列入年份2009年
18、花儿 列入年份2009年
19、玛纳斯 列入年份2009年
20、妈祖信俗 列入年份2009年
21、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 列入年份2009年
22、南音 列入年份2009年
23、热贡艺术 列入年份2009年
24、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25、藏戏 列入年份2009年
26、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27、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列入年份2009年
28、西安鼓乐 列入年份2009年
29、粤剧 列入年份2009年
30、麦西热甫 列入年份2010年
31、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列入年份2010年
32、中国活字印刷术 列入年份2010年
33、中国针灸 列入年份2010年
34、京剧 列入年份2010年
35、赫哲族伊玛堪 列入年份2011年
36、中国皮影戏 列入年份2011年
37、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列入年份2012年
38、中国珠算 列入年份2013年
39、二十四节气 列入年份2016年
40、藏医药浴法 列入年份2018年
41、太极拳 列入年份2020年
42、送王船 列入年份2020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
4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2022年


图片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汤静)


图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