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
瓜果飘香
眼下,正是丰收的季节
素有“中国早熟蜜桔之乡”的湖北宜昌,也到了蜜桔飘香的时节。今年,赶在丰收之前,拼多多蜜桔头部商家誉福园,在宜昌建立的生鲜云仓投入使用。每一枚蜜桔发出前,都会利用数字化技术测糖测酸,保证甜蜜度达标。
此外,因保鲜技术的提升,今年蜜桔的售卖周期也延长了一个月。一直到年底丰收节闭幕期间,消费者都能在“多多丰收馆”,“拼”到新鲜爽口的宜昌蜜桔。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的宜昌,地貌类型较多,土壤质地好,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成就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宜昌蜜桔的独到口感。早在公元前二百七十多年,诗人屈原就曾在宜昌故里写下名篇《橘颂》:“后皇嘉树、橘徕生活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宜昌枝江的一片桔林
9月19日,湖北宜昌枝江顾家店,35亩桔林里,早熟的蜜桔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现在摘的是早熟的一批,大量采摘会在10月初。”蜜桔经纪人刘心红,在这里生活了51年,做蜜桔买卖有30多年了,“别看早熟的蜜桔个头小,阳光充足,口感还是挺好的,酸酸甜甜。”
近年来,随着宜昌蜜桔品种不断改良、种植方式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产品在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攀升,不少客商来到宜昌,希望采购到最新鲜的蜜桔。
蜜桔经纪人刘心红正忙着收桔
“这片桔林,主要给本地企业誉福园供货。”刘心红介绍,仅在枝江这一片,就有几百亩桔林的蜜桔直供誉福园,“2012年以前,贩子来我们这儿收货,他们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他记得,2008年下大雪,蜜桔才卖3毛钱一斤,一年亏了五六万元。
“誉福园主要做电商渠道,要货量大,不愁销。”刘心红说,电商平台对蜜桔种植提出了标准化要求,比如果树高度在2.5米以内,果子大小适中,直径在55-75毫米之间,口感甜度佳。为此,农户们每年都会组织集中培训,提高种植技能,“收入稳定,我们不用外出打工了,马上采摘旺季到了,到时忙不过来,周边农户也会来我们这儿接活。”
誉福园,拼多多蜜桔头部商家,也是宜昌规模最大的农产品电商企业。
誉福园创始人朱道鹏
朱道鹏,誉福园创始人,老家就在湖北。投身农业之前,他曾在健力宝、小护士等公司担任副总裁。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朱道鹏回家乡调研,发现当地上好的农产品经常滞销,便萌生了帮农户卖货的想法,由此转型做起了农产品电商。
作为拼多多最早的一批农产品商家,誉福园2019年店铺的单月GMV(成交总额)就超过1000万元。2020年,旗下全品类销售额超过了2亿元,秭归脐橙、宜昌蜜桔,都是畅销商品。
销路打开后,朱道鹏又琢磨起了提高效率、提升质量的问题。于是,湖北供销誉福园云仓项目萌生了。“云仓占地3万平方米,配套5000平方米的冷库,总投资2亿元左右。”
今年年初,云仓开始投入使用。
今年刚刚投用的誉福园云仓
19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在云仓看到,搬运工将一筐筐蜜桔码上自动化设备,一枚枚蜜桔经自动清洗、吹干、测糖度、测大小等环节后,被机器分门别类,等待包装发货。
“你看,这些被淘汰的果子,我们会报废处理。”正在云仓监控这套数字化生产线的工作人员简宪红介绍,花200万元采购数字化设备后,工程师会到蜜桔产地采样,对糖度、大小进行建模,这样能更快挑选出符合标准的蜜桔。
“以前我们用的简易机器,只能测果子大小,不能测糖度,一小时能挑拣3吨左右的蜜桔,还需要3名工作人员人工辅助。”简宪红说,如今不仅不需要人工辅助,一小时能挑拣6吨左右蜜桔,还能自动剔除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你看,蜜桔到了这个环节,会经历360度快速旋转拍照,一分钟成像3000张,不放过任何一个不符合要求的果子。”
一箱箱宜昌蜜桔
整套环节下来,从采摘到送达,只需三天,拼单的消费者就能收到最新鲜的宜昌蜜桔。
今年,因云仓的投入使用,保鲜技术上也得以提升,加之包装上的改良,一直到12月底,全国网友都能轻松获得蜜桔“拼单自由”。
拼多多丰收节专区页面截图
9月1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京启动。作为此次金秋消费季承办单位中的唯一电商平台, 拼多多于9月1日至11月30日上线“多多丰收馆”,投入 50 亿元消费补贴,覆盖超50万款农副产品,惠及30万商家。消费者可通过拼多多App搜索“丰收节”,在“多多丰收馆”领取专区补贴,购买全国各地的优质农品。
“拼多多的成长充分得益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始终与中国农民、农业在一起。”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今年丰收节为契机,平台将围绕增供给、扩销费、稳产销、培人才、强科技、帮基建等6个方面,深入推进助农惠农,给更多中国农民带来实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