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专门去搜索,我们很难准确地告诉另一个人2022年自己生活的省市之外,今天又新增了多少确诊病例。奥密克戎传播力太强,多地疫情散发,我们能做的只有遵守社区和单位的规定,减少外出和聚集。
但确实又有很多人因为工作需要,不得不踏上出差之路。今天我们分享身边的两个故事。
冷文明的“冷差事”

当得知要就地隔离的时候,远方公司冷文明刚刚在浙江省衢州市廿里镇上完成配件采购。
3月13日,返回工地的途中,一路上冷文明并没有发现这一天与平常有何不同。直到走进工地,看到拉起的警戒线,他才意识到,因为附近有确诊病例,所有工地人员被要求就地隔离。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被通知到镇上旅馆开始“居家”隔离,此时他心里不禁一冷。
▲冷文明住的旅馆
因为来自湖北有过隔离经历,冷文明迅速采买了饮用水、方便面、口罩等物资,带到旅馆。自己的事情安排妥当后,他突然想起工地上还有两个施工工人,他们被要求就地隔离,现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由于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没有提前准备,冷文明想到这儿心里又一冷。他试着跟业主单位协调,能不能给两个工人就近找个住的地方。对方答应只能安排两人住在临时库房。冷文明觉得条件虽然差点,但好歹有个容身之处,人免于风吹雨淋。
防疫事宜安排妥当后,工作就成了冷文明的“烦心事”。作为项目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平时只需要坐在电脑前设计方案、绘制图纸的他,到了现场什么都要管,工艺指导、技术优化自不必说,几百项、成千上万件材料的进场也需要他挨个敲定,俨然现场“总导演”,而在房间里这些都一筹莫展,想到这里他的心再一次冷起来。
业主单位要求的4月15日调试日期肯定是赶不上了。每日新增的病例,让冷文明有些烦心。他所在的这个小镇被定为高风险区,目前的施工进度,只是完成了设备安装和管道焊接工作,管道气压试验、管道保温保冷处理等工作还未开启,至少需要20天的工作量。
“所有的工作都必须要到现场吗?有没有可以先做的?”冷文明心里琢磨着,他开始在旅馆里按照工程进展清理备料,大到管材、电缆,小到安装辅材、螺栓、螺帽,一旦发现缺项,就立刻联系公司采购主管张凌进行增补。“有了他在前方的梳理,采购变得高效了很多,成本也相应节约了。”张凌这样评价道。
4月1日,当小镇疫情逐渐好转,居家隔离管制解除后,冷文明和工人便第一时间赶到施工现场。此时,因为疫情,进度已经滞后了18天。与进度一起压在冷文明身上的,还有施工成本。
“如何在遵守防控要求的情况下,既能节省人工成本,又能追赶进度?”得益于隔离期间对工程的细化分解,冷文明很快找到了办法,他按照工序有条不紊地安排平行施工,再加上前期备料精准到位,无需等待,施工时间大大缩短。到4月28日,冷文明负责的废气回收项目已进入收尾工作,在业主单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计划。
从春节过后离家来到衢州,冷文明已在这里待了将近3个月。他也时常通过视频电话联系在孝感的家人,和就读三年级的儿子聊上几句。
谈起离家的这些日子,他倍感亏欠,他说,妻子很明事理,知道他回不去,家里的大小事压在了自己身上,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只是嘱咐他照顾好身体。儿子也像个小男子汉一样,安心学习,帮着妈妈做家务。
在隔离期间,冷文明也收到了远方公司的关怀,领导在生活上嘘寒问暖,同事在后方全力支持。接下来就只等业主单位验收了,冷文明计划着“五一”假期回趟孝感,好好陪陪家人。这些都让冷文明的心暖了起来。
(文 | 魏勤 图 | 远方公司)
“微”光燎原
——微电院“火炬突击队”长春攻坚纪实

2022年伊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进入新一轮流行期。当国人还沉浸在新年喜悦的气氛中时,微电院“火炬突击队”五名成员邓键、王春联、刘卓勤、王舒阳、罗德宇为抢时间、保任务,离开家人奔赴长春,与外协单位并肩作战一线。
3月8日开始,长春新冠疫情形势异常严峻,确诊病例数高速增长。3月11日起,长春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地方政府疫情防控人员两次统计时,队员们均符合撤离条件,但项目正值关键节点,系统集成基本完成,总装联调即将开始。最终,他们将驻守决定递交到微电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封闭期间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认真规划工作任务。突击队“斩妖除魔”的闯关模式随即开启。
楼栋、小区、城市……封控范围逐渐扩大,整个长春被疫情包围,队员们入住的酒店房间用作防疫隔离,他们不辞疲惫换了3次住处,才在外协单位附近找到一处民宿落脚。
3月20日起,长春市提级管控,驻守难度加大。由于物资短缺,泡面成了餐桌常客,队员们为了节省物资一天只吃2餐,水果蔬菜更是不敢奢望。
微电院密切关注疫区驻守队员们的情况,党总支安排专人每天与队员们沟通交流,工会通过多方渠道联系协调提供生活物资,历尽千辛终于将牛奶、牛肉、果蔬等生活物资陆续送到队员手里。政府街道提供的“果蔬盲盒”也为队员们封闭的生活增添了“寻宝”体验。
封闭期间的艰苦环境,对人的精神也是一种考验。5名队员里有4名党员,他们互相鼓励提振士气,用行动诠释势必完成任务的决心。
邓键时刻保持在线工作,王春联、刘卓勤、王舒阳时常工作到凌晨,队员们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外协老师、专家进行总装联调前的准备工作,顺利完成了基本代码编写、仿真测试、功能验证、性能优化等关键工作。罗德宇在工作之余还负责保障团队的生活物资采购等后勤工作。
4月13日,长春市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团队与外协单位沟通将调试用的处理机设备送到住处,提前开展仿真验证工作,为后续联调打下良好的基础。
面对困难,队员们冲锋在前,一方面赶抢项目任务,另一方面也不忘为人民服务。他们化身“大白”参与到公共服务中,卸载搬运生活物资,最年轻的队员罗德宇受到身边党员的言行感染,毅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誓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科研生产保驾护航,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没有人生而英勇,牙牙学语的孩子,抱恙在身的妻子,千里之外的父母,作为父亲、丈夫、儿子,队员们都有牵挂,但是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面前,他们用奋斗弥补不能陪伴家人的内疚,他们忠于职守只为高质量完成国防装备科研使命,因为国安则家安、家安心才安。
(图文 | 微电院)
祝您和家人度过一个愉快的“无疫”假期!
(来源:航天三江 编辑:彭丽雯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