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需重视 疏肝解郁是关键

        生活小常识,健康伴我行。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取意“天清地明”,代表着此时已经进入了春天的后半段。清明节过后,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湿热天气说来就来,所以这个时节,也是养生的重点。今天的《健康小常识》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清明时节在衣食住行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清明节前后,早晚温差大,上下班时,可准备一件方便穿脱的外套,根据气温随时加减衣物,可有效预防感冒。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羊肉、公鸡等,可多吃山药、西红柿、土豆等时令蔬菜。

清明时节,春季流行病高发,人们不可闭门不出,更不能坐卧过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可常到户外散步,以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度的健身运动。

除此之外,专家建议,在清明时节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