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健康伴我行。3月20日是春分节气,有昼夜平分之意,人们在保健养生时也要顺应节气的特点,保持体内阴阳“平和”的状态。今天的《健康小常识》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春分时节在衣食住行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春分时节,大地回暖,在饮食上要注意忌大热大寒的食物。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最好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但春分后,是否应该春捂就得看天气了。专家指出,要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减衣服,此时头部要少捂,春分后阳气上升,多用梳子或者手指梳头,有助于梳理阳经,利于阳气升发。
春分时节,春光明媚,气候回暖,人们容易感到困倦、疲乏,人们称之为“春困”。“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过度睡眠反而会使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从而“越睡越困”,而应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或改善机体血液循环。
走路、散步是春分时节很好的锻炼方式,可参照1357原则,即每天至少走路1次,每次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锻炼5天。走路时面带微笑,不急不缓,脚步轻松,同时有节奏地摆动双臂,勿使呼吸急促,锻炼过程中以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后不感疲惫为度。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