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日报全媒体记者黄佐君
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居多,背街小巷道路破损严重,交通秩序不畅……这是市高新区丹阳办事处旧日情形。“五城同创”全力推进,困扰该辖区城市建设发展多年的顽疾,得到了有效解决。
丹阳办事处围绕“垃圾清到位”“违建拆到位”“功能建到位”“秩序管到位”“服务做到位”,全面掀起创建工作热潮,引发了城市建设新蝶变。
“菜篮子”满载“幸福”
“现在改造后菜场干净又整洁,人流量也比以前多了很多,我们的收入也直接提升上来了。”严桥集贸市场商户曾小红说。
今年40岁的曾小红在严桥菜场经营着一个摊位,卖菜是她家里唯一收入来源。她也见证了严桥菜场从老旧破败到如今的蝶变。
曾小红回忆,丹阳办事处在开展集贸市场改造前,广泛上门开展“五城同创”相关政策宣传,发放宣传单、公示改造图,增强了商户们对改造的支持和信心。
如今,严桥集贸市场经过2165平方米改造,重新规划了蔬菜、肉类等分区,制作了新式摊位,制定了市场内清洁制度,配齐了清洁人员和工具,市场内脏乱差再也看不到了。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尽力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严桥集贸市场外,一个崭新的严桥广场出现在眼前。新广场不仅配有700平方米篮球场,还新增了休闲凳、凉亭、文化宣传栏等配套设施。居民周风管说:“我到严桥来了21年,严桥广场焕然一新,我感到非常高兴。”
丹阳办事处以先行片区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红光、东苑等社区全方位升级改造。统计显示,拆除旱厕373个,改水冲式12个;整治占道经营2200起;处理机动车乱停乱放952起,把人居环境打造成充满幸福味道的地方。
老小区焕发“新生”
“我今年70岁了,来汉光小区已经30多年了,这次小区改造,让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区由原来的脏乱差到如今的洁净美,心里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居民崔光荣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汉光小区位于长征路202号,属原国营四四〇四厂职工家属生活区,有43栋1257户,现有居民2973人,70岁以上老人960人。小区始建于1987年,已投入使用35年,是孝感最老旧小区之一,“五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丹阳办事处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用心用情争取每一户居民对改造工作的大力支持。
经过努力,拆违15000平方米;建设非机动车棚1112平方米,安装充电桩38处,新增绿地6387平方米,平整地面及刷黑道路16500平方米。2021年汉光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丹阳办事处以汉光小区改造为样板,推进分丝等8个社区19个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居住环境。
借着“五城同创”的东风,丹阳办事处下定决心彻底拆除辖区内违建。随着宣传持续开展,居民们对改造的态度从“要我拆”变成了“我要拆”。189户违建全部实现和谐自拆。
家门口有了“幸福驿站”
旁边是大型商超,过条马路就是槐荫公园,可是住在严桥社区的潘巧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每天都为回来找不到位置停车而发愁。”
在严桥社区如潘巧云一样患上“停车焦虑”的居民有许多,周边居民对“停车难”问题反响强烈。对此,办事处快速反应,不到一个月,就在严桥小学旁边新建了停车场,获得了周边居民点赞。
“五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丹阳办事处把解决群众“痛点”作为发力方向。因需施策,大力推进停车场建设,选取红光、汉光等社区空地,新建停车场3处,新施划车位500多个,有效缓解了周边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丹阳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城同创”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办事处将主动对标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顺应人民群众生活新期盼,坚持不懈抓创建,持之以恒促发展,为孝感“主城崛起”和打造武汉城市圈副中心作出更大的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