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共享的建议》答复。其中提到,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正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药品器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保等信息标准体系,并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这意味着,电子病历等医疗数据互联互通的大门将进一步打开,患者就医将更加便利和高效。
工作人员展示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近年来,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电子病历已逐渐替代手写病历,成为医院信息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电子病历不仅仅是传统纸质病历的电子化、升级版,还是承载着患者核心健康信息的医疗数据。推进电子病历全国共享,意味着今后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化验、检验,不必带着纸质版病历在不同医院间奔波。在获得患者授权后,医生通过电脑就可调阅患者在外院的电子病历,在远程会诊、异地诊疗等情况下,对提高诊疗精准度将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病历的共享将为推动医学进步带来无比丰厚的回报。此前一项研究显示,医院从纸质病历转为使用电子病历,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方便临床教学与科学研究。通过对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后台进行分析研究,将大幅提高诊疗水平。此外,当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人工智能医疗产品不断涌现,而它们发展的基础是包括电子病历在内的医疗大数据,有了统一的电子病历,“人工智能医生”便能更方便地从海量医疗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算法准确率,提升智能诊疗水平。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汤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