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侯伶俐 贾国红 特约记者尹青
1月20日,大寒之日,雨雪将来。
抵达汉川市南河乡老新村栗山下已是下午4点钟光景,只见冬日山林中的“栗山小镇”五彩缤纷,错落有致,让人眼前一亮。
56岁的老板彭运秀正在农庄里的后厨忙活,灶台上炉火烧得正旺,瓦罐里“咕噜”作响。
“天冷,风大,先喝口茶暖和一下。”彭运秀说着,沏起了茶。蓝色上衣,短发,干练,笑容挚诚,眼中有光,是她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老新村是彭运秀的娘家。离开村子几十年,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子里冷冷清清。彭运秀和丈夫张国平在汉川市城区做生意,小有成就,改变家乡面貌是她多年来的夙愿。
在这份恋乡情怀中,最让她念念不忘的是老新村的光荣革命历史。“南河乡3000余名革命烈士中,老新村就有527人。
我的外祖父是烈士,我的祖父四兄弟都是烈士。我的父母都在一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太不容易了。”说着,彭运秀红了眼眶。
近年来,郊区、山区休闲旅游备受青睐,彭运秀瞅住了这个发展机遇。赴北京、河北、浙江、河南等地取经一年后,2017年11月,她正式开工建设栗山小镇。“我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地方,让人们记住这里。”这是彭运秀的初心。
丈夫起初是不理解的,可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流转土地,开山种果树,林下养殖,夫妻俩一头扎进山林里,可谓风餐露宿。
“最难的是头两年。”彭运秀还记得,刚回村时没房子住,每天踩着曙光来,踏着星辉去。后来需要夜间守着新栽的果苗,买了间村民闲置的旧房子憩身,却是与蚊蝇相伴。
“别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年纪了还要来吃这个苦,就连儿子也不支持。可是开工哪有回头箭,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干下去。”农旅项目投资大,见效慢,彭运秀觉得,让她能够坚持下去的正是自己的初心——打造一个地方,让人们记住这里。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凭着一股韧劲,2018年,栗山小镇项目终于步入正轨。小镇采取板块开发、快速推进、边建边开放的模式。如今,一期开放的“拾一餐厅”“奇幻森林”,打造出了一个时尚、唯美、乐享的用餐和亲子游玩主题项目。丛林魔网,山羊寨,摇曳跷跷板,小猪赛跑,蹦蹦云……未及广泛推广便吸引了不少家庭前来游玩。沉寂的老新村渐渐有了烟火气,焕发出新的活力。最让彭运秀高兴的是,儿媳妇已经能够接班了,她的梦想有了传承人。
“按我们的规划,栗山小镇项目将涵盖艺术村落、主题餐厅、森林游乐、田园盛境、野奢露营、精品民宿、露天温泉、汉川民俗、红色教育、研学实践、蔬果采摘等,打造一个‘林田水境、阡陌芳菲、休闲康养、文创栗山’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农文旅结合示范项目。”彭运秀向记者描绘着她心中的小镇蓝图,她相信,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一定会被人们所记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