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伴成长 裁剪童年好时光 ——《孝感剪纸地方美术课程研究》课题 结题活动成功举行

12月22日上午,孝感市实验小学校园内,暖意融融。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实践,《孝感剪纸地方美术课程研究》课题迎来收获的时刻,结题活动在此进行。

课题资助单位孝感市槐荫教育基金会负责人杨学军、周国瑞,课题指导专家孝感雕花剪纸研究所所长池泉、孝感市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肖显军等出席了会议,汉川、孝南、云梦、应城等县(市、区)美术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结题活动。

作为课题研究主要基地的孝感市实验小学,不仅组织了周密的会务,还为参加结题活动的评审专家、观摩教师和课题组成员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剪纸美术社团教学成果展示,为课题研究的成效和价值呈现做了良好的铺垫。

活动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孝感市实验小学“三金”(金剪子、金手指、金画笔)美术社团教学成果展示;课题结题论证。

在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李红热情洋溢的致辞后,老师们步入学校美术社团活动室,欣赏师生精美的雕花剪纸作品、陶艺作品、电脑美术作品,观摩以剪纸元素进行电脑美术创作实践教学,欣赏剪纸与舞蹈完美结合的文艺表演,还从一位学生的学习汇报中见证了剪纸社团对她成长的独特作用。老师们对学校美术老师在社团活动中的创意、所取得的成绩和奉献精神赞赏有加,深受鼓舞。

观摩活动结束后,在报告厅,课题组骨干成员、孝感市实验小学郑东平老师代表课题组,从课题的提出、研究目标与内容、课题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成果展示、研究过程、后期设想等八个方面做了详尽的结题报告。

本课题为孝感市槐荫教育基金会专项资助课题,以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和丰富学校美术教育资源为目标,以收集孝感雕花剪纸的相关资源、整理成供孝感市中小学生阅读学习的读本、设计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教学案例为研究路径,重点打造了主体成果孝感雕花剪纸地方教材——《剪出来的精彩》,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研究任务已经完成。

《剪出来的精彩》既是学生学习孝感雕花剪纸的一本系统性的教材,有对孝感雕花剪纸历史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对孝感雕花剪纸艺术的感悟与欣赏、有对孝感雕花剪纸传统技艺的学习、有对学生美术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等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读本,有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的认知与学习、有对学生进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教育的内容。编排体例上,知识概述与案例设计互为补充,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认识和学习特点,选取不同的内容、设定不同的学习单元和学习目标,注重整体上的连续性和单元课目内容上的相对独立性。

汇报完毕后,评审专家和观摩老师对课题的研究成果和课题组老师们付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题研究成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其研究过程与程序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并期待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地推广应用,惠及更多的学校和老师。

最后,孝感市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肖显军,也是本课题的主持人做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课题组成员及其所在学校为课题研究工作付出的努力,也肯定了本次结题活动超出一般结题活动的实际意义。希望课题组老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真正让自己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实现能够独立设计课题并进行研究的个人发展目标。同时把研究工作与教学、社团活动联系起来,教学、教研能力同步发展。

除了雕花剪纸,孝感市还有很多好的美术文化资源,如汉川马口陶、云梦皮影、应城石膏雕刻等,这些地方的美术教研员和老师也开始在做这些资源的教学应用思考,并形成了基本的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可以作为参考。

时间接近12:00点,结题活动在紧凑的安排中结束,简单的工作餐后,参加活动的老师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