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155亿治理老澴河 碧波荡起城市新面貌
绿水青山“孝感蓝” “颜值”双升靓澴川
孝感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华 通讯员焦琛 “老澴河改造得好!以前我们一年四季都不能开窗户,通过整治后河水清了,环境变好了,我们还住进了电梯房!”11月22日,正在改造后风景如画的西湖桥上散步的孝南区书院街西湖桥社区居民余霞告诉记者,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全长8.6公里的老澴河,是孝感的母亲河,它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变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的老澴河常年接纳城区排污,水体发黑、发臭,老百姓迫切希望改善生活环境。
2017年11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老澴河综合治理动员大会,老澴河综合治理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民生保障的力度,是老澴河综合治理的首位度。5年,155亿元,大手笔治理老澴河。如今黑臭的河水变成碧波荡漾,昔日杂乱的棚户区改造建设为9个现代化的还建安置区。老澴河综合治理工程已成为惠民利民的治污工程、安居工程、民心工程。
5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空气质量日益清新,“孝感蓝”天天见已成常态。截至今年11月17日,我市空气质量PM10平均浓度为54ug/m3,在13个国考城市中排名第6名;PM2.5平均浓度为30ug/m3,在13个国考城市中排名第5,两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良好的水环境,同样是我市生态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从2017年初开始,我市全面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前全市新改建污水处理项目96个,污水处理覆盖总户数21万余户,覆盖人口近80万人。全市纳入国家考核的13个地表水断面,无劣Ⅴ类断面,1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达标率为100%。
土壤质量好坏,关系农作物质量。我市自开展“净土行动”以来,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重金属减排、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完成省定目标。
“五城同创”,生态文明先行。我市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生态文明示范创建3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启动了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重点工作。2021年1月,我市13个乡镇和49个村分别被省环委会办公室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村。
绿水青山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在孝南区朱湖湿地,探索出一条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产业,开辟湿地保护和发展新路径;在孝昌县,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打造生态文化;在大悟县,成功引进中电投、中广核、大唐新能源等大型企业进驻……在绿水青山的加持下,金山银山纷至沓来。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彭丽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