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 良种先行 ——孝感种业发展现状观察

 编者按: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所在。

市委书记吴海涛在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上强调要以“三项行动”为总牵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全省农业强市,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抬高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底板。

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我市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育繁推”种业体系,为种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孝感是农业大市,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三农”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9月3日,全省种业创业现场推进会在孝感举行,推广孝感经验,更是对我市推进种业工作的肯定。

当前,我市种业发展现状如何?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优势的同时,还面临哪些问题?如何破难题、补短板,推动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立足地方特色,多元化推进种业发展

初秋时节,走进孝感市农作物品种试验示范展示中心基地,一片片稻田整齐分布,绿意盎然,丰收在望。

稻谷要想有好的收获,首先要从好的种子开始。作为农业大市,我市拥有“香、粳、糯”三个优质稻米产业。糯稻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居全省第一,香稻75万亩,粳稻39.6万亩,籼糯产量占全国10%。

能有这样的种植规模、产量,这得益于我市多年来对水稻种业的不断创新和大力推广应用。

我市立足地方实际,依托省级优质水稻创新中心和湖北省香稻工程中心,发挥孝感市农科院和汤俭民香稻育种团队优势,持续开展“香、粳、糯”水稻新品种选育与创新,深入推进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供销相结合,形成了“早中晚配套,籼粳糯全香”的水稻产业格局。

朱湖糯米是我市传统产业米酒原料的不二选择。以汤俭民香稻育种团队为代表的水稻育种实现香粳糯全方位覆盖,广两优香66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超级稻,鄂晚17、两优5975填补了我省一级香粳品种、一级全香型杂交粳稻的空白,除此之外,我市多元化推进种业发展,在水生菜、畜禽等良种苗创新上均有突破。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沈怡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