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匠心,以“石”为媒,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孝昌县磨山石作技艺是是一项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一代代石匠艺人,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将雕刻与绘画有机结合,用自己娴熟的技艺,将一块块顽石、剥落出一件件石磨、石槽、门楣、石像等。手工时代,磨山石器的普及率极高,孝昌县王店镇及周边地区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从磨山脚下经过的京广铁路,更是一度让磨山石作的产品行销全国。今天让我们来了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磨山石作》传承人——樊月东。

樊月东

樊月东,男,55岁,孝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樊月东的爷爷、两个伯父都是石匠。17岁时,他就跟着长辈拿起了锤子和錾子,聪明有悟性的他很快就上了手。自此,为了让石头雕刻这门工艺永久传承,他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石头雕刻工作。2016年,他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烬教授合作完成了《水》、《叶》、《一》三副石雕作品,被人民大学美术馆收藏,平凡的石头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村里石墙、石路、石像及石艺博物馆、石艺广场、村史馆等处处陈列着樊月东的作品。

樊月东手工雕刻石画

樊月东制——磨山石作制品

凿石成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开山采石,到精细打磨,再到雕刻成型,一件件石器的打造,往往经过纷繁复杂的过程,樊月东对每一幅雕刻作品都做到了精细、精微,从石材质地的选择、图案的构思、线条的勾勒、到产品的抛光、上色,减荒都做到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他的作品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樊月东正在雕刻石画

樊月东正在雕琢石磨

磨山石在敲凿时不易产生裂痕,石质又硬又耐磨。当地人们发现磨山石可以打磨成各种石器后,便长年累月用铁撬、铁钎、铁青蛙在山上开采磨山石,然后打制成石器用品,行销各地。

工具:錾子、铁锤 、“蛤

蟆”

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石作技艺这一传统石艺文化,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召集以樊月东为代表的一批石作技艺老匠人们,抢救以磨山石为材料的老民居,并以磨山石修建村史馆、石艺广场、磨山石作展览馆,为留住手艺,以传统营造法修建“连心桥”,所有建筑均采用干砌法完成,既保留了石作建筑的原汁原味,又节约了建设成本。

磨山村史馆

磨山石作连心桥

“匠人广场”上的鲁班石像

王店镇高岗村磨山石门楣广场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磨山石制的生活器具的需求量逐渐减少,石作匠人有相对部分人选择转行,只有少数人如樊月东还在坚守石作老手艺。目前,《磨山石作》已列为孝感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来源:孝昌融媒体中心   编辑:陆梦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