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碧水凭鱼跃 ——我市优化营商环境擦亮“老字号”

2月1日,市高新区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在分装米酒。(记者吴垠 摄)

“我们车间现在是两班倒,1月份订单量大约有1800万元,好于去年同期,整体形势不错。”2月1日,位于市高新区的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弥漫着浓郁的米酒香气,副总经理程勇对今年形势充满信心。

于米婆婆而言,老厂区实施技改后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其新扩能项目也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新建的米婆婆生物科技产业园,占地120亩,总投资3.6亿元。经过两年建设,目前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投产后,可实现“机器换人”,形成年产15万吨米酒、米酒饮品及低度健康酒的智能化生产能力。

“政府对我们发展支持力度很大,享受了社保减免、电费补贴、天然气减免等一系列减税降费红利。”公司财务部长代三亮说。

一系列优惠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真金白银,更是企业发展的底气。

在减税降费政策激励之下,公司每年从销售额中拿出一定比例收入投入研发,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门槛少了,流程简了,费用低了!这么多年,米婆婆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公司总经理孙俊坦言道。

无独有偶。对越来越好的经营环境,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火宇也感同身受。“这两年,部门检查次数明显减少了很多,这在以前是很劳神费心的事情,现在省心多了,可以专心抓生产。”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部门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着实让李火宇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

1月份,有一批武汉的特殊订单,需要公司提供产品的官方检测报告。但一般来说,报告通过流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出具。这让李火宇非常着急。“不能眼睁睁看着订单丢了呀!”

在了解了相关具体情况后,孝感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为公司这批订单“特事特办”,在5个工作日内就出具了相关报告,解了燃眉之急。

孝感,因孝得名。孝感麻糖、米酒承载了浓郁的“孝文化”。近几年,为了振兴“老字号”产业,我市申请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拓展市场和研发新品。不仅如此,相关部门也主动靠前服务,优化环境,让“老字号”品牌焕发生机,发扬光大。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彭丽雯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