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勇四问“三农”

2月3日上午,省委书记应勇出席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并讲话。

应勇指出,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突出最落后的短板也在农村。要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回答好重中之重有多“重”、优先发展如何“先”、全面推进怎么“进”、新型关系“新”在哪的问题。

第一问:重中之重有多“重”?

关键点

始终绷紧重农强农这根弦,切实稳住农业“基本盘”,守住农村“战略后院”。

湖北施工图

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省委书记担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

围绕“三农”重点任务,建立清单台账,明确责任分工。

第二问:优先发展如何“先”?


关键点

把更多精力资源投向农村,保证“三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不掉队。

湖北施工图

优化完善一批支持政策,打出一套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

坚决打好长江禁捕持久战,保护好长江1062公里沿线农业生态环境;

省财政每年将拿出5个亿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从今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负责同志牵头,每人抓一到两个大的产业;

米袋子过去是省长负责制,现在是党政同责;

累计落实中央各类支农资金176.9亿元,较去年增加11亿元,增幅7.7%。

第三问:全面推进怎么“进”?

关键点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从较低标准向更高水平乃至共同富裕迈进,从“两不愁三保障”等单项领域向全方位全领域拓展,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集中资源扶持向政府引导推动、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和内生动力转变。

湖北施工图

向科技要效率、向绿色要效益,持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省17个市州和97个县市区已经完成了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已确定我省“红区、黄区、绿区”面积、范围及边界;

十四五期间,全省农业高质高效,产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提高到2.8:1;

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的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保特困对象等等,实行常态化的监测,及时发现跟进帮扶,动态清理;

完善工作机制,高质量推进农业产业化。启动实施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重点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着力打造武汉中国种都,培育几个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型种业集团,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第四问:新型关系“新”在哪?

关键点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把促进农村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发力重点,打通城乡要素自由交换、双向快速流动的制度性通道。

湖北施工图

以县为单位,全域规划, 着眼于城乡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县乡村生产生活、生活空间布局,合理解决好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互通的问题;

进一步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资源向乡村两级延伸拓展,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村覆盖、往户延伸,优先改善通村道路、农田水利、冷链物流等基本条件;

用市场办法、改革思路、创新举措,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

十四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万元,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来源:长江云

编辑:孙亚莉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