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今天上午10点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介绍,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的突出特点,就是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各个领域提出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特别是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
规划《建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60多家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就37个重大课题开展了研究,形成了130多份研究报告。网上100多万条留言,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多条意见。对于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收入增长、收入差距问题,《建议》列出了解决措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十四五”时期将按照《建议》的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发布会介绍,规划《建议》的核心要义体现在三个“新”上,就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规划《建议》当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 不是权宜之计。
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布局。
全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十四五”时期坚持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只有党的建设做到高质量,才能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今年,中国率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龙科 杨慧华 唐家思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