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凉。伴随着秋天的到来,秋冬季节如何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9月29日,孝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16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政协副主席、市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组长戴杰群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
记者:继续抓好常态化防控才能夺取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如何应对秋冬疫情?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戴杰群: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到“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确保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为积极应对秋冬季疫情,我们在全市落实“1+3”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三大活动。制定“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实施方案,成立活动专班,明确五大活动对象,围绕应知应会、应急处置和责任落实,开展为期2个月的全系统理论知识学习、全行业专业技能培训、全岗位技术练兵、全链条应急演练和全环节专项督查活动。
目前,全市已培训疾控人员626人、采样检测人员1031人,培训覆盖率100%。加强流调和消杀队伍准备。全市共建立190个由卫健、公安等多部门参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行动小组,成立了总共228人的专业消杀工作队伍,负责疫点消毒处置工作。
记者:秋冬季节防控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具体举措?
戴杰群:坚持“人物地同防”,全面落实“严防输入为重点,严防反弹”的防控策略。
一是制订并下发严防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工作方案,组建市防输入工作专班,完善防输入工作机制,把严防输入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二是坚持多部门协同,联防联控,市公安、经信、市场、商务、交通、卫健等部门建立并完善信息共享及通报制度,强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孝人员的排查和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数据信息闭环和全流程管理闭环。
三是加强冷链食品、环境、从业人员的风险监测,加强对境外国家和中高风险地区输入畜禽肉、海鲜产品为重点的冷链食品风险监测,对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输入的冷链食品进行全覆盖核酸检测。
记者:我市目前核酸检测能力如何?是否能保证检测?
戴杰群:坚持建检并举,逐步扩大核酸检测覆盖面。
一是加强核酸检测机构建设,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全市核酸检测机构由最初的1家扩大到17家,日检测能力由200余份提高到16000份,必要时运用1:5的混检方式开展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全人口检测。
二是加强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准备。各检测机构积极购置先进的全自动化核酸设备,提升样品处理能力,缩短核酸检测时间,能达到紧急检测3-6小时出结果的要求;
三是科学制定不同数量级别的扩大核酸检测方案。
四是加强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对“八类人员”(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监所工作人员、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及教职员工、外出务工人员、外卖人员、快递工作人员、“七加一”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及时清零,对普通人群进行抽检。
截至9月28日24时,全市累计开展核酸检测样本162万份。
记者: 秋冬季节如何做好各类考试卫生防疫和学校商情防控?
戴杰群:坚持安全有序,全力做好各类考试卫生保障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搞好各类考试卫生防疫和医疗保障。先后参与了20余次各级各类考试的卫生防疫和医疗保障工作,按照“1+1+2”(1名防疫副主考、1名防疫医生、1名医疗保障医生和1名医疗保障护士)的要求组派保障队伍,参与指导考点考前现场消杀和防疫、隔离考场的安排布置、体温异常情况评估、医疗保障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所有的卫生防疫和医疗保障工作任务。
二是指导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支持中小学校配足配齐医护力量和健康副校长的选聘。参与秋季开学评估验收和新冠防控知识培训,指导学校做好新冠及其它重点传染病防控。
新冠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局部疫情反弹的风险仍然存在,秋冬季传染病局部暴发的依然风险存在,提醒大家仍然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常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非必须、不外出。
来源:孝感日报
编辑:汤静
审核:黄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