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七项机制”管长效稳脱贫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如何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近日,孝感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关于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建立七项机制,形成管长远的政策保障机制,确保贫困户脱贫形成长效保障。

建立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机制

主要措施包括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坚持效果导向,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四不摘”,保持扶贫政策稳定。坚持“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力度不减”,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一手抓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坚决完成剩余1170户2573人的脱贫任务。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坚持以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帮扶措施为主,确保其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落实政策性保障兜底。

建立常态监测预警机制

坚持共建共享,用好扶贫开发大数据信息平台;坚持动态管理,实施监测预警。加强脱贫攻坚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管理运用,通过端口对接、数据交换等方式,实现分散在部门的信息与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定期开展走访摸排,提前发现并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建立台账管理,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

建立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机制

主要措施包括:坚持“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理念,促进稳定增收;坚持实施就业扶贫行动,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多措并举,加强扶贫资金和资产管理。

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推进农旅养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大别山百里林果产业带、百里茶叶产业带,加快建成“两茶”百亿产业,确保大悟、孝昌两个县各形成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有竞争力的扶贫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村建成1个特色产业、有1家带动能力强的新型主体,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1个增收项目。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稳岗拓岗,积极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

建立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组织提升机制

主要措施为:坚持以“路、水、电、讯”等为重点,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坚持项目倾斜、资金投入、工作推进力度不减,稳步提升贫困地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加投入,集中解决贫困地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确保贫困地区公共服务领域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持续实施党支部提升行动,大力整顿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

建立内生动力激发机制

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加强道德法治教育,加强典型总结推广,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把扶贫领域诚信纳入国家信用监管体系,将不履行赡养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等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

建立防贫保障机制

坚持关口前移,织牢防贫保障安全网。坚持多方施策、多管齐下,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构建全方位、差异化、精准化的保障体系,尽量防止因灾因病因残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以及不可抗拒因素返贫。

按照“农户自愿、政府补贴、社会资助、市场调节”的思路,对贫困人口、已脱贫人口、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为其制定农房保、产业保、伤残保、家责保、助学保等保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继续推广扩大“防贫保”,切实解决农村困难家庭因学因病因灾返贫问题。

建立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机制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与各项重点工作的有机衔接。把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统筹起来,推动规划、政策、投入、产业、力量全面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还要加强规划、政策、考核衔接。(来源:孝感日报  记者董晓芳  通讯员李华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