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与重建|疫情后的湖北凭什么让你留下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一头牵动亿万家庭,一头支撑经济发展。

受疫情的影响,

今年湖北武汉的稳就业工作,

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化困难为优势?

武汉高校林立、教育资源发达,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每年都有数十万大学生从这里毕业,奔赴各地的工作岗位。为了给城市未来发展储备人才和高素质人口,早在2017年,武汉就启动了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

今年,湖北省有45万大学毕业生。1至3月,由于疫情的关系,他们的求职就业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大多数高校论文答辩都没开始,省内外发布的招工信息也寥寥无几。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晏金柱告诉记者:目前高校就业工作只能在网上进行,诸多武大毕业生的出国深造计划也暂时搁浅,整体就业压力颇大。

面对如此形势,同样在高校工作的经济学家、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邹薇也急在心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能耽搁,邹薇认为,对接武汉启动了多年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全省上下要化被动为主动,将困难转化为优势。

邹薇:45万大学毕业生不说全部,绝大多数得自产自销。这件事情如果处理得好,或许也能成为大学生留汉工程实施这么多年来,单个年份留下优质的、高端的、年轻的人才最多的一年。

不止是高校毕业生,省内五、六百万原计划外出务工者也受疫情影响,有的延迟了复工时间,有的可能就此失去了外出就业机会。邹薇认为,正是因为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所以这次大量外出务工者“回流”,恰好为湖北的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邹薇:对于经济发展来讲,最可宝贵的还是人力资源。以前沿海地区招了大量熟练工,而内地缺乏这种熟练劳动力,这次反而是强制性劳动力回流的一个时期。所以我在考虑,是不是需要把我们全省所能够发展的、大型的、重大的制造业好好地理一理,哪些制造业能够有比较大的用工需求,把他们给用起来。

将大量优质的人力资源留下来,让经济发展拥有最重要的砝码,武汉已经在行动。近日,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今明两年全省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计划每年将保持在3万名以上。与此同时,“武汉国企2020云选大展——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专场线上招聘会”,也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至少25万个用工岗位。

就业形势与经济发展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尽快启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市场主体的活力才是内生推动力。不少湖北企业在疫情期间一直坚持生产,服务湖北生产生活,在当下的复工复产大潮中也显得格外的坚定、从容。

省政协委员、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胡秀容告诉记者:其实在疫情期间运费比平时高几倍,但是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把产品送了出去。疫情之后暂时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短暂的困难不代表长久的困难。企业要克服重重困难,带领职工找一条路子。目前公司已经接到了来自外省的订单,单个企业的订单额甚至超过了去年。

胡秀容:企业要想发展,不能“等”、“靠”、“要”,要主动出击、开足马力。眼下公司除了尽快让员工复工以外,还要加大招工的力度,把湖北的农产品不断地往外面推。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教授认为:人才回流、经济复苏,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更需要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力,通过转型升级,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

欧阳康: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中小微企业产业链已经不具备了,它的上游、下游、市场可能都已经丢失了,一方面,社会要关爱这一部分的,而另外一个方面,要促进企业抓紧自我转型,要转向高新科学技术,走到社会发展的高端层面,而这一点恰恰是湖北武汉高端人才可能有更多需求的关键方面。

来源:长江云

编辑:杨阳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