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渝”见你就“孝” ——重庆赴孝感支援队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分队抗击疫情纪实


巴水汉水,千里迢迢,却从未阻隔重庆与孝感手手相挽,守望相助。

庚子初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澴川,重庆千里驰援孝感,先后四批,混编6组,183将。

战斗从1月26日开始打响,这支战队成员分别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沙坪坝区人民医院、重庆铜梁区人民医院等22家单位。目前医疗分队收治病人数占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总病人数约82%,管理床位269张,绝大部分病人均治愈出院。

“回家”,要让第二故乡早点好起来

重庆和孝感有着割不断的血脉联系。“问君祖籍在何方?湖北麻城孝感乡。”对于重庆赴孝感支援队的许多人来说,支援孝感更像是“回家”。

“我的老家就在孝感。”35岁的张浩是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父母叮嘱我,你应该回去,为家乡做点事情。”除夕夜,张浩就请战湖北,2月17日随第四批重庆赴孝感支援队出征,张浩进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病区。在这里,他与队友们及孝感当地的医护人员,全力救治重症患者,“虽然累,虽然有危险,但我心里很踏实,我热爱这块土地,热爱这里的人们。”

“老家孝感”,对于重庆市中医院主管护师熊恩平来说,既陌生又有些亲切。从小就听爸爸说祖上都是孝感来的,多年来,她的父亲都想回湖北、回孝感寻根,虽未能成行,但这份乡愁和血脉亲情却始终难以割舍。这次支援孝感,父母很支持:“你回去一定要好好工作,不要丢人。”到孝感后,熊恩平带领着重庆市中医院的护理人员,日夜战斗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区。

“我对孝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爸爸给我讲,几百年前祖辈都生活在湖北,黄家是从湖北孝感到重庆的,孝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希望这个城市早一点好起来,能早一点恢复正常。”34岁的黄子洋来自重庆市坪坝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他两次写下请战书,2月24日进驻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医生的我,这次是来给她治病,要打通她的“冠脉”,让她重获新生,脉动起来。   ”黄子洋在他的战“疫”日记中写道。

向前,是肩上责任,更是医者使命

白衣当战袍,仁心作铠甲。

“救治,救治!争分夺秒地救治,我们来就是救人的”。医疗分队在及时与当地医院各级部门接洽沟通后,快速部署各项工作,参与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的决策和实施,积极收治病患,并迅速熟悉工作流程、掌握病区及病人的基本信息,接管诊治病人,融入到防治最前沿。

2月24日,经重庆赴孝感支援队前方指挥部与中共孝感市孝南区委商定,任命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重庆赴孝感市支援队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分队队长谷晓琴,挂职担任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对于这个任命,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到孝感后,谷晓琴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早上6点10分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下一大杯水,为的就是进入病区前能够上次卫生间;再抓紧时间梳理一下全天的工作,看看还有哪些疏漏的地方,所有工作都要细致、再细致;7点15分吃过早饭,召集重庆医疗队3个队的院感员、护士长以及当天上班的队员,再次强调进病房的院感要求;8点,到达病房,开始一天隔离区内的繁忙工作……

晚上下班,谷晓琴还要整理当天工作,向当地医院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再向指挥部汇报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审核汇总当天的所有数据向指挥部报告,要求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尽管很辛劳,但谷晓琴总是说“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我就希望一天的时间能再长一点”。

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救治被誉为“与死神当面掰手腕”。面对死神,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过人的本领,这样才能战胜。

支援该院的分队成员主要为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中医等相关专业骨干人员,人员结构合理,工作能力突出,并囊括行政管理、感染防控、卫生预防、后勤保障及专业心理医师等工作人员,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我有经验,应该在一线!”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支援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队副队长万雄,从事呼吸内科工作十多年,2003年非典,后来的甲型H1N1、H7N9流行性疾病暴发时,他都参与一线救治。

2月1日,万雄正式进入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工作。接管该院确诊病例二楼病区,共36张床位。“进驻病房后,我们首先根据国家分类指南将病人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高风险患者,制订不同的诊疗方案,严密监测疾病发展趋势,及时对方案作出调整。”万雄说,特别是严密监测有基础疾病和年龄较大的患者,避免病情恶化。在他坚守的30多天里,他负责的病区收治确诊患者59人,治愈出院患者43人,患者死亡率为零。在他的带领下,15名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

创新,辨证施治、博采众长,提升救治质量

“我们在病区积极开展危重症呼吸支持治疗技术,根据诊疗方案(目前是第七版)并结合当地医疗情况,开展重庆、武汉、孝感、病区三地四方远程会诊。另外对部分特殊患者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方式,提高重症转轻症率,避免轻症病人重症化,提高疾病治愈率”。谷晓琴介绍说。

医疗分队要求组长每天深入隔离病房,了解病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结合患者的特殊病情,实行精细化管理及个性化管理相结。为缩短暴露时间,提高效率,医生查房时采用表格式查房模式;为拉近医患“距离”,增加患者抗疫信心,解决患者各项需求,他们成立患教微信群,让患者与医生零距离。

1月28日,刚到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熊恩平就开始协助当地医院改建教学楼,加快开设隔离病区,有力地保障了第一时间能够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她还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中医药外治疗法,通过中药热奄包来缓解患者胃肠道症状,疗效显著,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该中医特色技术目前已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院推广使用。

“发扬中医国粹”在这次疫情抗击中有了出色诠释。他们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制定了中医药治疗的草案、流程,同时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方剂,因病施治,对症下药,住院患者的中医药参与率达100%。同时积极开展中药热奄包改善患者胃肠道反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我们不能把患者当做传染源,要勇敢地走到他们身边,跟病人在一起,和患者交朋友”,谷晓琴说,除了日常护理之外,医生、护士们走到患者身边唠家常,对患者的每一个诉求当场回应,立即解决。

“心理疏导,与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万雄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之余,他还带领护理人员一一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病人进行治疗,必须得到病人的配合,效果才能更好!”万雄说,他第一次进病房时,感觉整个病房死气沉沉,大家来到陌生环境,面对的又是未知的疾病,都很恐惧。当晚他就召集队员一起开会,并对护理组提出要求,必须把心理安抚放在治疗的同等高度,甚至高于药物治疗。

“战新冠,我有‘安慰’大法”。黄子洋说这次来孝感后,面对新冠肺炎病人,他对“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了。他说病人表现出沮丧、多虑、甚至有抑郁的患者并不少见。“对于这类病人我更多的是选择安慰、倾听、鼓励,做好人文关怀,让患者重拾信心,鼓起勇气面对未来”。如果自己已经尽力,效果仍不好的,他就会向团队的心理专家请求会诊,共同对患者进行身心治疗。

黄子洋说在一医院老院区战斗的半个月时间,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病人从病房里走出去,由起初病房的满员,到现在空空的病房。他们转战新的抗疫阵地,开启新的征程。“我心里倍感欣慰和骄傲,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多数患者已经恢复健康,孝感这座城市也正在慢慢地恢复生机”。

温暖,每天都有,常常就在身边

“孝感,一座温暖的空寂之城”。刚到孝感的2月24日,黄子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一下飞机,夜幕降临,他们随着车队辆不知不觉进入孝感城市中心,大楼里灯火通明,街道上却四下无人,更显得这座城市是那么的空寂,但当他们快到达酒店时,前面6辆警用摩托“品字”开道,两边的警察成队列,高喊“向重庆医疗队致敬”,那一刻,他说为自己是一位医生而感到自豪,更为自己能站在前线感到骄傲,来到第二故乡感到特别温暖,也坚定了他工作的信心和勇气。

这种温暖,重庆市中医院护士刘芮佚有着更深切的体会。2月13日下午六点左右,已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的刘芮佚因缺氧而感到天旋地转。她努力保持意识清醒,咬着牙按流程脱下防护服,走到清洁区,瘫坐在椅子上。

随后闻讯赶来的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长刘爱群一直在身边照顾着她,帮她按摩,安慰她……

“谢谢你的治疗,更谢谢你的‘心疗’,百忙之中对我家人的关心,让我非常感动,热泪盈眶……”在积极配合治疗下,痊愈出院的刘女士向医生万雄写信致谢。近一个月来,类似这样的感谢信,万雄收到了10余封。“孝感人民都特别友好!”这是万雄对自己战斗过的地方的评价。他说,除了医务人员尽职尽责,后勤保障的人员也非常细心贴心,每天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

“上阵突击有力量,驻地温暖亦别样”。2月14日,孝感遭遇“倒春寒”,天空飘雪,医院提前将准备好的合身羽绒服送到每位队员手中,天是冷的,医疗队员的心却温暖的;3月8日,医生周连君、梅林、护士向玉石宇不仅跟所有医疗分队的姐妹一样,收获了鲜花和节日祝福,她们还收获了用加多宝、酸奶盒、糖果堆积而成的创意“生日蛋糕”,她们说这个生日将会成为自己人生中难忘的记忆……

“我们被孝感深深地感动着“。谷晓琴说与孝感的第一次见面,虽然能看到的只是一双双热情、勇敢、坚毅的眼睛,也只能听到他们温柔、坚强的声音,但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孝感人民在这次疫情中完全没有被压垮,而是愈挫愈勇!能够感受得到在疫情面前的众志成城、团结奋战!

“我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取下口罩,见到你们美丽的脸,与你们握手、拥抱,与你们一起到董永公园听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到槐荫酒楼喝米酒、吃麻糖,在孝感人民广场吃炸鸡。”

渝孝一家亲,抗疫心连心。(孝感日报    记者李建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