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 |保卫锅铺村 ——姚畈学校教师的抗“疫”故事

2020年2月9日晚上十一点,姚畈学校校长董志常紧急接到宣化店镇镇长徐高飞的电话:“目前姚畈锅铺村村“两委”干部有几个人需要居家隔离,你学校从明天起每天派4名党员或老师到锅铺村开展防”疫”工作,明天早上八点半前到村部报到上班!”。董志常连忙答应道:“好,明早一定准时到!”这是姚畈学校自新冠病毒肆虐以来接到的第三个防控工作任务了。



前期,姚畈学校除了做好本校疫情防控的常规工作外,还参与了丰姚线的堵路卡点执勤、确诊病人教师家属的隔离包保等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上级指示,董志常立即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逐一打了电话,商议到锅铺村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我是党员我先行!”老党员刘明德主任第一个报名参加,主动要求到锅埔村上班。接着,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周忠远同志也要求报名参加,学校工作群里一个个“收到”,一个个“不辱使命”。在疫情面前,党员教师们都挺身而出,再次印证了关键时刻,学校党组织的强大有力,党员干部拎得起来、冲得上去。



就这样,姚畈学校到锅锅村抗“疫”志愿服务队顺利成立了。2月10日,姚畈学校4名党员教师准时到锅铺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首先是各自然湾封路卡点执勤、进村入户发放防“疫”宣传单、搞好重点区域消毒等,紧接着走乡入户地体温监测、协助村“两委”排查登记和数据报送,同时还配合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近距离接触接收检测的流动人员。



这里的简单几个词,却是背后大量的工作及毫无怨言的付出。比如武汉返乡人员的信息摸排工作,由于锅铺村山大地广人稀,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最远村民小组离村部有15公里,有些路段由于封堵了,信息排查只能靠教师们双腿步行,每天都要走上20000多步。特别是锅铺村是重点疫区村,目前已有几例确诊病人,工作面临着不可预测的危险,但是参加的党员教师丝毫没有犹豫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拉网式排查达到100%,摸清了底数,无一遗漏。

“面对当前的防控工作,有一些独居老人对于村“两委”执行的防控封村等举措表示不理解,特别是面对入户体温监测时,也有不配合我们的情况,我们就进行耐心地劝说。”当问及到教师刘浩在抗“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时,他如是说。面对这种情况,刘浩耐心地与群众沟通,并不失时机地普及疫情防控的科普知识,使其积极配合。



连日来,由于车辆交通管制联防联控,下沉到锅铺村的党员教师每天都是步行10多公里到村执勤。有时进村去早了,很多村民没有起床,他们就坐在村口的石板上等着老百姓开门后再入户测量体温。在入户测体温的同时发放《温馨服务卡》,随时登记帮助村民采购急需食品等物资,应人之所需,用实际行动感化着村民。一支体温枪,测出了体温,测出了健康,也测出了感情,村民们都称志愿者们为热心人。

2月15日,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雪,参与锅铺村疫情防控工作的老师们还是冒着严寒走乡串户,每个人的鞋子都浸湿透了,深一脚浅一脚地一直坚持测量到天黑才完成,没有因此而间断过一天。



老党员王文义双腿由于严重风湿,走路一瘸一拐地还坚持参加值班。在村路口卡点的教师,严防严控,认真检查出入人员和车辆,一站就是一天,无论是寒风或是暴雨,都能坚持到岗。

董志常从到村执勤后一直没有回家,早晚就吃方便面,夜晚还住在学校值班,一天也没休息过,带头执守相助。他常对队员们说的一句话是:“到村执勤要全心全力抗击“疫”情,我们决不能在这里掉链子!”



董志常是这样说的,同志们也是这样做的。村里从姚畈学校志愿者下沉到村后,疫情迅速得到很好的稳控。他们采取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册、入户排查、微信群、QQ群等方式,向村民宣传防控相关知识,树立良好导向。同时每天组织巡逻队进行喇叭宣传,对重点疫区小组做到一天早晚两次消毒,垃圾集中消杀后组织专人进行深埋处理,坚决堵住传染源头,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从早期3例确诊病人及其亲密接触者采取救治和隔离措施后,该村再无一例发热者。

抗“疫”战斗没有结束,姚畈学校的抗“疫”故事还在继续,这个优秀的教师团队,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一句斩钉截铁的话:“这里决不会掉链子!”

来源:云上大悟

编辑:张霞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