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这些地方立体破解复工复产难题

·黄石——

本地务工者补贴千元

外地来黄者报销车费

为解决复工复产企业招工稳工和务工人员就业难题,3月9日,黄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台《关于在疫情期间做好务工人员留黄就业工作的通知》,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助力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通知》明确留黄就业补贴、以工带工补贴、就业服务补贴、到岗交通补贴4项补贴政策:对黄石籍务工人员及外来务工人员,在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期间,与黄石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社保参保登记就业满3个月的,给予1000元/人的留黄就业补贴;黄石企业在职员工介绍人员到本企业就职,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就业满3个月的,给予500元/人的“以工带工”补贴;对各类送工主体,成功介绍人员来黄就业,且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就业满3个月的,给予500元/人的就业服务补贴;对外地来黄务工人员自费乘坐交通工具的,据实补贴每人最高不超过500元交通费;鼓励企业“点对点”组织专车接员工返岗,包车费用可给予50%补贴,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1万元。

据悉,疫情期间,黄石已举办线上招聘会17场,累计参会企业425家,发布岗位2217个,拟招聘人数3.2万人次。共有6.86万人次参与线上招聘会,投递简历1290份,达成意向3202人次。

·麻城——

专项摸排企业用工底数

为复工复产备足人力

“118家企业共申报岗位需求4100余个,涉及家政服务、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纺织、建材、医药化工等行业。”3月初,麻城市对复工复产企业专项摸排,搞清用工底数。

随后,各乡镇上报农民工的求职信息。经过比对,麻城人社部门通过手机平台向近30万用户发送针对性用工短信,另在“麻城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6期招聘信息,借助“湖北公共招聘网”发布企业用工信息。截至3月8日,该市已有638名求职人员进行了求职登记。

针对抗疫期间特殊情况,麻城开发建设网上招聘平台,推行就业业务“不见面”办理。求职者不仅可以在网上点对点投送求职简历,达成初步意向后还可远程视频面试。此外,麻城鼓励企业在停工期、恢复期组织职工参加线下或线上职业培训,符合规定的给予补贴。

针对企业用工可能遭遇的资金困难,麻城及时落实帮扶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对企业裁员(减员)率不高于5.5%的返还70%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对参保职工500人(含)以下的直接返还50%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对疫情期间开工生产、配送疫情防控救助物资的企业新吸纳就业人员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对企业吸纳贫困人员就业给予就业扶贫补贴。

截至3月8日,麻城已发放622人次失业保险金和价格临时补贴85.95万元,发放24家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95.7万元。

·咸宁——

213家规上企业复工

60名特派员驻企助推

“企业有没有复工需求?”“目前返岗情况如何?”“税收优惠新政策是否知晓?”3月6日,在省“三个一批”重点企业金士达医疗(咸宁)有限公司,咸宁高新区税务局驻企“特派员”左勇、黄翔正忙着跟踪服务,了解企业生产状况。

这是咸宁市税务部门积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当前该市疫情防控稳中向好,全市正分区分级精准施策,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咸宁市税务局建立驻企“特派员”服务机制,下派驻企干部积极落实监管、服务双重职责,组织60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下沉到230余家规模企业,分片包保、“一对一”指导、“点对点”服务,在报批审核、物资保障、税收政策咨询等方面,把政策春风、服务春风送上门。

从复工报批审核到防疫物资保障,从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非接触式”业务办理,咸宁市税务局详细排摸企业复工需求和涉税问题,快速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好头、起好步。截至3月9日,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213家,复工复产率达22%。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孙亚莉

审核:余明华

终审:吴志军 魏保东

出品:孝感广电云上孝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