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月30日,得知要派突击队到街道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消息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处办公室兼工程质量巡查室主任沈俊红主动请缨:“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近期没有跟武汉返乡人员接触,身体非常健康。大‘疫’当前,我申请参加疫情防控突击队,投入到基层一线抗疫斗争中去。”
下沉社区前,孝南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丁国胜找他谈心,介绍抗疫形势,提出工作要求。沈俊红表示:“我一定发挥吃苦耐劳精神和先锋模范作用,在抗疫战场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乐当“四员”
1月 31日,沈俊红来到孝南区广场街付冲社区。
第一份工作是“宣传员”。下沉社区前两天,沈俊红挨家挨户发宣传单,在每个单元楼栋张贴告全市人民书,拖着移动音箱循环播放指挥部最新防控命令,让防控政策家喻户晓。
第二份工作是“调查员”。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沈俊红投入社区“四类人员”全面摸排工作中。在网格员的带领下,他上门调查情况,入户测温 400余户、1200余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第三份工作是“守门员”。根据疫情发展,社区安排沈俊红在建设路邵万嘉园小区值守。他每天对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出入登记,对进出物资、人员、车辆消毒,守严守牢小区安全防线。
第四份工作是“代购员”。17号令后,孝感全面“封城”,小区居民生活物资告急。沈俊红风雪无阻,帮小区居民采购生活物资和药品,一家一户送上门。
下沉社区伊始,沈俊红为便于工作,在宇航新村租了一套拎包入住的临时居室。他每天自己做饭洗衣,有时任务重、时间紧,就泡一碗方便面或蒸两个馒头花卷对付一下。40天来,他就这样一直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
守望相助
根据老旧小区老龄人口多、服务难度大等现实情况,沈俊红分门别类建立服务台帐,将生活物资、医药用品等必需品配送上楼到户,切实解决了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
2月3日,沈俊红在文质路小区入户摸排时,88岁的孙玉芳老人让他记挂在心:老人年前摔伤了胳膊,虽然生活能够自理,但因为是一人独居,多有不便。
“一定要关注老人的生活起居!”沈俊红立即上报社区。第二天,他和网格员便为老人送来了“爱心菜”。
“隔两天,他们就会给我送些萝卜、土豆、包菜,送来的50斤大米到现在还有一半没吃完呢!”提起经常上门的沈俊红,孙玉芳老人不停给他点赞。
一位 80多岁的老人,每天都要拿着茶杯到建设路转一圈,怎么劝说都没用。劝多了,老人家还急:“我都已经八十岁的人了,还怕死么?我每天出来转转都习惯了,不出来转转心里闷的慌。”
沈俊红跟着老人家走,边走边说:“这个病毒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您老要是 感染了的话,您是死得过,可您把病毒带回家里传染给儿子、孙子哪怎么办,到时候您后悔都来不及呢!”老人家听了这一番劝说后,立马转身回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了。
同心战“疫”
2月 22日晚上 7时,网格员李萍来找正在卡点值守的沈俊红:“社区书记安排我们网格员到各自网格辖区摸排空户。我一个女同志晚上到邹李肖湾、文质路小区这样的老旧小区,要是遇到个神精病人把我拉到屋里去了可怎么办呢?”
沈俊红二话不说:“走!我跟你一起去!”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沈俊红随叫随到,陪同李萍摸排空户和临街面200余户,查出漏登户数16户、42人。
胡家墩子的网格员熊育霞也经常打电话给沈俊红,让他到社区帮忙汇总资料,将摸排情况输入电脑。他总是一口答应:“好的,马上到!”
于是,沈俊红“随叫随到”的外号就在整个社区传开了。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沈俊红说,“我们单位党支部书记、主任丁国胜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主动到居住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刘中亚身患糖尿病刚刚出院,也响应号召下沉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江山坚守岗位,风雨无阻,每天回 家后坐在门口一碗米饭一碗菜扒光就走。还有陈胜明、王爱平、刘俊武、汪志阳、项小兰、李玲霞等同志,也战斗在社区抗疫的最前沿。”
同心战“疫”,曙光就在眼前。(孝感日报 记者沈惠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