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出门怎么又忘了戴口罩?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快把外孙带回去烤火,别出门了。”
“凤珍婆,过年回来这么多人,家里物资还够不够?不够的话提前跟我们工作队或者村干部讲,我们去帮代购。”
“松涛,值守的时候要多穿点,自己千万别冻着了,一定要守好卡口,做好登记、测温和消毒。”
在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穿梭忙碌的身影,听到他用略带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在村里回荡,他就是孝感市人大机关驻笔架村疫情防控(扶贫)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黄胜。
与武汉市黄陂区蔡店街道仅一山之隔的笔架村是孝感市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的行政村,两地居民长期通婚,往来频繁。全村武汉返乡人员比例高达三分之一,比例之高,全乡第一,在全县也是罕见。黄胜自2017年5月起就一直驻村扶贫,2019年4月接任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对村里男女老少、方方面面情况都比较熟悉。疫情开始后,他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取消了回江苏老家过年团圆的行程,同时安排村干部及时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组织村干部封闭与黄陂区蔡店街道相连的道路。
大年初一下午,接到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将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地转为疫情防控工作队的命令后,他立即通知所有队员迅速归队,尤其是在前期物资供应不足的时候,他毅然拿出自己父母从江苏寄来的口罩带到村里,同时还将口罩分给同样奔赴驻村一线的机关另外2支工作队的同事。
大年初二一到村,顾不到放下行李,黄胜就安排村干部将村湾对外出口实行封闭管理,严格管控人员车辆进出,力求阻断传染途径。随后他又带领工作队员到村里贫困户家中走访,宣传防疫知识,查看年货储备,叮嘱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在家坚守,不要出门。对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他要求每个人必须佩戴党徽。“越是危急关头,越需要共产党员担当奉献,越是要发挥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我们佩戴党徽就是要提醒自己牢记党员身份,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黄胜这样说道。
2019年村里有两位老人去世,按照习俗,春节期间老人的亲朋故旧要上门“吊新香”。为防止发生聚集性传染,黄胜和村支书刘柏成到两户人家上门做工作,经过劝说,两户人家认识到了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主动跟亲友联系婉拒“吊新香”。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循环播放市、县防指的号令,入户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村民(居民)防疫需知》等宣传资料,在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劝说下,村民们逐渐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慢慢的,大家都关闭了自己家门,不出门、不串门、不扎堆,戴上了口罩。
在他的带领下,摸清了全村在村人口总数,外出返乡人员特别是武汉离境人员底数。从正月初三开始,黄胜每天带着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分三组入户对全体村民进行体温监测,对从武汉返乡或从武汉中转返乡的人员每天进行两次体温监测。笔架山槽里沟位于山坳里,距离村民集中居住点有2公里远,与黄陂姚家山仅一步之遥,坡高路陡人难行,武汉滞留人员刘金波等3人住在那边。2月15日,鼠年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笔架村披上了银装。黄胜独自冒雪步行40分钟山路过去量体温时,刘金波连连喊到“没想到,这么大的雪、这么难走的路,真的没想到你能来给我们量体温。你确实不容易、不简单。”
村庄封闭管理后,村民必须的生活物资采购成了大家心头在意的事。黄胜安排村干部刘超每三天外出一次为村民采购生活物资,努力保障村民生活供应。贫困户张永萍患有严重肾衰竭,需要每天在家做透析,年前储备的医疗辅料已经用完,一筹莫展。在跟县医保局、县第一人民医院和乡卫生院联系后,黄胜和刘超驾车来到收治确诊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县第一人民医院,帮张永萍购回透析用的外科敷贴和碘液微型盖。张永萍哽咽着说,“我晓得这个时候这些东西不好弄,非常感谢你们冒着危险帮我买回来救命药。”
付出终有回报。在一次夜间巡逻时,黄胜不慎扭伤了脚,脚脖子肿起来连鞋都穿不进去,但第二天早上他还是踩着拖鞋坚持入户测量体温。村民刘金三看到后立即拿出家里用的活络油给他抹起来,边抹边说,“黄队长,您何必这么负责呢?脚都肿成这样了,您还上门给我们量体温。”在黄胜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中来。村民刘险峰在武昌做灯具生意,在自我隔离期满后找到黄胜,他说:“看到你们日夜在村里为我们大家的健康奔波,我很感动。我找您想表达两个意思,一是我想入党,二是我想当志愿者。”观音湖学校教师刘明昭早年在村小教书,很多村民都是他教过的学生。他加入村内巡逻队,白天劝阻村民扎堆聚集,晚上敲锣打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贫困户子女刘倩是湖北职院医学院的大二学生,她主动找到工作队要求发挥专业优势,参与测量村民体温。
已是冬尽春将至,胜利曙光在眼前。截至目前,笔架村未发生一例确诊、疑似病例。这背后是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和全体村民坚守忍耐的结果。黄胜表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组织派我来笔架村,我就得对笔架村男女老少健康负责任,就得跟他们一起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孝感市人大调研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