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职责使命 选择英勇无畏——记黑龙江支援孝感医疗队应城分队队员郭哲

         孝感日报  记者伍洪涛 王德强

“来到应城已经15天了,看到这个城市感觉很是伤感,本来繁华的街道因为疫情的到来却空无一人,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黑龙江医护工作者一定会帮助他们,还给这个城市本来的面貌……” 2月26日下午,利用休息时间,郭哲写下一篇心情日志。

郭哲,90后,黑龙江省首批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伊春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来到孝感后,他被安排到应城市中医医院新冠肺炎救治重症病房工作。

3月2日,记者电话采访了郭哲。电话一端,从郭哲的声音里听出他有些疲惫,询问才知,他工作到凌晨2时才下班,消毒、脱掉厚厚的防护服,再消毒,做好个人清洁,回到酒店洗完澡,已是凌晨4时。

“我是2月11日从伊春出发来孝感的,来到这就是为了尽一份力。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和使命。”郭哲说。

那天,他瞒着80多岁的奶奶,惜别母亲、妻子和刚刚2周岁的儿子,毅然随队出征,不远千里来到孝感,帮助应城人民抗击疫情。

“非常想家,想家人,有时做梦会梦见,2岁的儿子非常懂事……”提到家人,郭哲声音有些低沉。每当视频时,纵有太多的不舍,可看到儿子稚嫩阳光的小脸,郭哲心中的坚强和乐观陡添。

郭哲向记者介绍,他所负责的病区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身体乏力,生活不能自理,病情极易发生变化,需要24小时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除正常的医护治疗外,每隔1个小时要给患者按摩身体,喂饭喂水、处理大小便,擦洗身体,也都由他和同事们来完成。

“我们这里是疫区的第一线,最前沿,为避免感染,每次进入病房前,做好个人防护等准备工作很重要,要穿三层厚厚的防护服,戴好护目镜和口罩,对裸露出来的皮肤,还要用胶带粘住。”郭哲说,这样厚重的防护装备一层一层套在身上,非常闷热,体力消耗也远超平常,没有片刻休息的工作6个小时,完全是靠毅力在坚持。

为了节约装备、节省时间,郭哲和同事们中间不能吃饭喝水,也不能上厕所,否则防护服就报废了。

身处异地,郭哲从刚来的时候,在饮食、气温、与人交流等方面的不适应,到慢慢地、一次又一次被感动。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生活服务保障上,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想尽一切的办法为我们改善伙食,每天换着花样做我们喜欢吃的,需要什么随时送到,让我们很感动。在医院里,从患者到当地的医护人员,每个人都特别的热情。”郭哲说。

令郭哲难以忘怀的,是接触的一位40多岁的男患者,当他得知郭哲来自2000公里之外的黑龙江伊春时,眼含热泪,伸出大拇指,用微弱的声音对郭哲说,“黑龙江好、伊春好,你们来了,我有信心了,真心感谢黑龙江,感谢你们……”

因为病房都是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有的患者情绪波动大,心理容易崩溃,给治疗带来困难。做好护理的同时,郭哲他们还要为患者做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就在前几天,病房里一位86岁的老大爷,因为肺部还有炎症没有吸收,情绪焦虑,家人又不能在身边陪伴,出现不配合治疗想轻生的举动。郭哲耐心地陪着老人说了近2个小时的话,疏导老人的心理,承诺帮他联系家属,树立信心,安心治病,老人才放下心理负担,情绪终于稳定。

“现在情况越来越好,患者的总量越来越少,总体形势在变好。” 对战胜疫情,郭哲在电话那头信心满满。

正如郭哲在日志里写的:“我相信,我们众志成城,很快就会战胜疫情,我们一定会保全大家回到小家。希望某一天有机会我还会回到这里,来看看藏在口罩后,可爱的你们,看看你们璀璨的笑脸,那时候,我们讨论的不再是患者的病情,而是把酒言欢,唠唠家常……”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郭哲和千万个医务工作者一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英勇无畏,并肩战斗,共同担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